缘起一词是我新近学到的,比如要造一个纪念物,需要有个理由,于是写一篇短文,就叫作某某物体缘起。宜兴原本并不太有名的大觉寺,为什么要去造访呢?对我来说,也需要有一个“缘起”。当然,佛教的缘起意义博大精深,我的这个缘起,仅仅是说一下如何想到要去而已。
博友“务工农民”,农民是在宜兴做的。他早已进城务工多年,大小干部做了几十年。但是,对宜兴的新事物还是推崇有加。大觉寺之行就是受了他的号召,由心动而付诸行动的。当然,无锡报纸上对大觉寺免费素食宴的隆重报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想让老叟长驱百十公里赴宴,还是差了点火候。于是在五月假期刚过,找个游人香客稀少的日子前往。
网上一查,大觉寺就在宜兴张渚的横山水库附近,那地方以前去过,看的景都是在地下,当然不是在水库的水下,而是科斯特地貌的溶洞,就是徐霞客讲过的广德埋藏。安徽的广德和江苏的宜兴以山的峰线交界,地上分野明确,地下可就不一定了。什么张公洞,善卷洞和现在由广德开发的太极洞几十年前都光顾过,这大觉寺在当时就像是无锡马山造就了灵山大佛的祥符寺一样,还是鲜为人知。其实就是现在,假如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依然是个鲜为人知的所在。
还有一个原因,“务工农民”博文照片里拍到了“星云大师”。这个从大陆走到台湾,从而走向世界的世界级佛教大师,我去年在无锡博物馆欣赏旅美画家李自建的《人性与爱》油画展时看到过他的事迹,画家对大师推崇备至。看到大师的语录,大觉寺名声不由得有点如雷贯耳了。
于是,五月二日,夫妇二人上午出发前往。按照我一贯的做法,大路不走走小路,先从无锡马山经常州武进的太湖湾,再走到宜兴的分水,一路向南再向西。虽然有点绕路,但也湖光山色,悦人耳目。由于顺道造访了宜兴南面的南岳古寺,被古寺的古朴和历史所吸引,耗时不少,到达大觉寺已是正午过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