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塘老叟mole1952
石塘老叟mole195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75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县志》-(明弘治版) 上的蠡湖和西施庄 - (原)

(2013-01-16 21:15:47)
标签:

明弘治

无锡县志

蠡湖

西施庄

旅游

分类: 无锡是个好地方
    无锡有一个蠡湖,因东西长五里又被称为五里湖,是太湖的一个内湖。水面宽阔,景色优美,加上湖北面的无锡母亲河-梁溪河和南面的长广溪,经过退渔还湖后的多年修整,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站在蠡湖大桥上向西瞭望,湖里有一个人造小岛,像是秀丽的珠玑,点缀着微风中翻着细浪的湖面。小岛还有一个和蠡湖相匹配的名字,叫作西施庄。

    到此,范蠡西施两个年龄在今天看来也很不般配的恋人在蠡湖上养鱼制陶和泛舟唱晚的爱情故事就被现代的无锡人演绎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了。

    然而,反转到两千年前的战国,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厮杀争斗的时代,无锡历史上的蠡湖和西施庄真的是在现在人们所指点的这个地方吗?

    有幸接触到了无锡市图书馆保存的明代弘治版的《无锡县志》,从那上面的几段记载得到了有事实根据的否定答案。

    首先,在《无锡县志》的山川篇“湖”的项目里,读到了一段文字:“小五湖在太湖东一名五里湖界扬名开原二乡北通梁溪南达长广溪二水合流是湖注于太湖”,(原文没有句点,下同)就是说,有一个叫作小五湖的湖,在太湖的东面,又叫作五里湖。在扬名和开原两个乡之间,湖的北面通梁溪河,南面到达长广溪。梁溪河和长广溪合流到该湖,然后注入太湖。这不就是现在我们叫作蠡湖的五里湖吗?

    至于蠡湖,《县志》上是这样说的:“蠡湖一名漕湖在县东南五十里泰伯乡中与长洲分寰宇记云范蠡伐吴开渎通是湖故号曰蠡湖东西十二里南北六里唐地理志刺史孟简开泰伯渎东连蠡湖西通运河亦名孟湖是湖皆长洲之利无锡独得其一区耳今梅里泰伯二乡界口有河名蠡尖口 (详见泰伯渎)”。即,蠡湖,又称漕湖,在县城东南面五十里的泰伯乡(今梅村)里,与长洲县(就是今苏州西面的地界)连接。《寰宇记》上说,范蠡征伐吴国,开了小河通到该湖,所以叫该湖作蠡湖。蠡湖东西长十二里,南北宽六里。唐《地理志》记录当时的(常州)刺史叫孟简的开通泰伯渎东连蠡湖,西通运河,所以也叫作孟湖。该湖的修整长洲县得利很大,无锡则只有泰伯一区有得益。那时的梅里和泰伯两乡交界处有条河口,名字就叫蠡尖口。(泰伯渎,就是今天的伯渎港)看来,那时的蠡湖远在无锡和苏州的交界处(现在也在那里,叫作漕湖)离今天我们叫作蠡湖的这个地方还差得很远。不过,蠡湖的名称倒真的是来源于范蠡这个越国的重臣。

    再说西施庄,县志上文字不多,在第二十六卷 古迹项下是这样写的:“西施庄在县东四十里宅仁乡吴地记云范蠡献西施于吴故有是庄”。就是说,西施庄在县城东面四十里的宅仁乡地界,(这样,就到了无锡和苏州的交界地)《吴地记》记载道,因为范蠡在这里将西施献给吴王,所以有了西施庄。原来,这个西施庄与现在的蠡湖里造的那个小岛不但方向相反功用也是完全是相反的,一个假的是范蠡和西施泛舟湖上,演绎爱情故事的场所;这一个真的却是范蠡要把训练好的西施当作危险的礼物献给吴王夫差的出发地。

    由此看来,现在的位于无锡城西南面十多里的“蠡湖”和发生在“蠡湖”上范蠡和西施的美丽故事都只是传说而已,即没有史料上的依据,也没有地理上的实地。传说是美丽的,风景也是美丽的。但是,在欣赏和品味美丽的同时,并不影响我们知道这些臆造东西和历史上的真实有着多么巨大的差距。

    “给了一张新编的CD,

      读读那时范蠡和西施的爱情。

      有时候作者会忘了,

      历史还在看着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