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酒鬼,看到好酒也不会贪杯。不过,上好的酒鬼酒放在面前的话,借用常见的广告语,还是“可以喝一点”。
全国的媒体都在报道酒鬼酒中的塑化剂问题,那我为什么还敢喝一点呢,难道不怕死吗?或者说,不怕生病吗?
分析如下:
1,酒鬼酒里面的塑化剂不是有意添加进去的:
从前段时间的全民化学知识大普及里面可以知道,塑化剂在饮料里的添加是被当作乳化剂来用的,或者说是台湾人说的“起云剂”。这就是说,添了塑化剂的饮料就会变得浑浊,看上去好像里边有料。而对于中国的白酒来说,本来就讲究清亮透明。人为地往里面添加塑化剂,岂不是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
塑化剂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可以对酒的香味作帮助的,不是味觉的添加剂,酒商为什么要往里面添加呢?
不像往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可以使得检验出来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虚高;也不像往饮料里添加塑化剂可以使饮料的颜色发出诱人的美丽;更不像往食品里添加工业明胶,可以使成本大大地降低,往白酒里添加塑化剂是一桩有害而无利的事情。如今的商品社会,商人们都奉信“谁不贪利肯早起”,所以,可以排除人为添加的因素。
2,为什么低档白酒里没有检出塑化剂超标?
既然没有人为的添加,酒鬼酒里面的塑化剂应该是来自加工过程中的容器,管道的壁,或者来自装瓶以后的容器的壁。白酒作为含大量乙醇的溶剂,浓度高的当然要比浓度低的容易得到塑化剂的迁徙,那么,纯度高的好酒就会比低档酒容易得到塑化剂。
另外,低档的酒往往不纯,而检测塑化剂的手段,目前的方法都是采用气相或液相色谱分析。在纯度高的样品里更容易明显地区分出预期得到的谐振峰,而在纯度不高的样品中塑化剂的谐振峰可能会不够明显,甚至湮没在其它的杂质峰中。
3,酒作为饮料,和其它的饮料不同。
酒量大的可以喝的量也不会太大,不可能和普通的饮料那样,一喝就是以公斤来计量。所以,即便是酒里的塑化剂含量超标,喝到人体内的塑化剂的绝对量也不会很大。
所以,当正宗的即使是塑化剂超标的酒鬼酒放到酒席桌面上,我的观点还是那一句:“可以喝一点”。我不是酒鬼酒的酒托,但是,对于新闻媒体的不加分析的渲染,并不赞同。不过,那种在市场上采用塑料瓶做成品容器售卖的的著名的两次蒸馏的白酒我倒是不敢再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