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真的来了,想着去春游,马上联想到现成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然而,游扬州可以,非得借助古人诗句来表达吗?
“烟花三月下扬州” 的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名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显而易见,诗人李白是在远离扬州千里之外的武昌的黄鹤楼为朋友孟浩然送行而作,烟花,也应是黄鹤楼附近柳絮纷飞的景象。这个烟花三月当是诗人在黄鹤楼看到的景象。以古代的交通工具,就算是乘很方便的舟楫沿长江顺流而下,这千里水路也没有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高度落差,多的不要,一个月的时间还是需要的吧。而柳絮纷飞的日子,也就是十来天吧。所以,就算孟诗人到了扬州,扬州的烟花也已经是“明日黄花”了。要看扬州烟花,明年请早吧。
由此看来,扬州人号召“烟花三月下扬州”,只是一种假借,孟浩然当年也许未曾看到过那一年扬州的烟花。就像无锡人大肆引用“无锡是个好地方”一样。只不过前者是有着千年文化传承妇孺皆知的唐诗名句,后者则是由身处上海的老板对在无锡的偷情往事的回顾而若有所思的感慨。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时间和空间都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观赏瘦西湖环线的柳絮,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哈哈,春天来了,烟花来了,抓紧时间,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因为,“垂杨不是相思树,那得花开便白头”。

照片拍了近十年了,上面为牵强附会的廿四桥;

小小船娘唱起船歌很有风味,十多年过去了,不知可曽“嫁与商人妇”了?;

钓鱼台,在五亭桥的东南;

五亭桥远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