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在无锡也算是一个公众人物了,惠山街上就有他的祠堂。过去每年都有大老爷出巡,其中之一就是指这个张巡。无锡还有一句老话,叫作“出会忘记了大老爷”,说的是做某事把最应该做的事忘掉了。这个大老爷就是张巡,或者说,就有张巡的份儿。
商丘有座正宗的张巡祠,还有张巡墓,因为这里是张巡守城殉国的地方。唐朝的往事,商丘除了这座墓和这座后来补建的祠堂外,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记住它了。倒是千里之外的无锡人,千余里之外的福建人和海峡对岸的台湾人还在祭拜着这位唐朝的忠臣,名将。



以前一直对睢阳城没有什么概念,这下都明白了,原来睢阳就在商丘,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张巡的墓就在张巡祠的院子里面,很大的一个封丘。

可惜墓碑是新建的。新建的石亭里还有一块前清留下的石碑,不过风化太多,基本看不见原貌了。


大殿里面是张巡的塑像,像的背面墙上书写着张巡的诗。


到张巡祠祭拜的大多不是商丘人,最多的是闽南人和台湾人,他们除了张巡外,还同时祭拜一个当是同样守城殉国的将领,许远。这在他们那里被拜为文武尊王,双忠宗祖。

捐助善款的大多是闽南泉州人士,商丘当地倒一个也没有看到。由此也可见当年的中原人,也就是现在河南这块地方的人,连人带文化都迁到南边去了。联想到闽南许多地名与河南地名的重复,众多口语读音与中原古音一脉传承,再想起无锡惠山祠堂中的楹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越发证实了我的想法,现在的河南人与古时的中原人的承袭成分究竟还有几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