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苏州郊县访友,放着现成的高速公路不走,偏偏驱车走了县道省道国道,绕远,但是也有了重游了光福古镇的机会。走马观花,浏览了“清奇古怪”“司徒庙”“香雪海”“光福塔”和“太湖渔村”。虽然是旧地重游,却也有新的见识,那就是如今已经成了无锡市歌《太湖美》的原创地。
一直没有搞清楚被选为无锡市歌的《太湖美》里赞颂的“水上白帆,水下红菱,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描写的是太湖的哪一段,也一直没有搞清楚无锡的市歌为何要用苏州话来唱,从手里的一本2006年出版的《苏州太湖光福风景区导游手册》上看出了究竟。原来,《手册》的光福简述段里,在描述了光福的悠久历史和秀丽风光之余,提到了这样的话:“一曲《太湖美》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然而光福却是这首歌的诞生地。”
既然一语道破,剩下来的就好解释了。《太湖美》的词作者现在是如何解释的,大可不必深究了。
原来的《太湖美》的唱词是这样的,老唱片里还可以查得到: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
哎咳唷,太湖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湖水映红旗呀,啊哺育游击队呀,啊湖水唱赞歌,
抗战捷报飞,而今民兵驾飞舟,革命传统放光辉。.
哎咳唷,太胡美呀太湖美!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党的恩情长哪,啊春风湖面吹呀,啊水是丰收酒,
湖是碧玉杯,湖岸人民跟党走,建设四化显神威。
哎咳唷,太胡美呀太湖美!”
光福一带的湖岸风光再加上太湖中最大的内湖渔港不正是这水上白帆,水下红菱,水边芦苇和水底鱼虾的写照吗?
原始的歌词,写于改革初期,还没有跳出文革颂词的窠臼,现在的词也是逐步修改的结果。这样一来,用苏州方言来唱也就名正言顺了。
当然,既然无锡市花钱买了来,成了无锡市歌,不妨再花点钱,请一个唱锡剧的名角,整一个无锡方言的《太湖美》不是更有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