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姥山 -(原创)

(2010-02-28 00:04:51)
分类: 游记(闽赣粤琼篇)

    太姥山在福建省福鼎县,距福建的福州远,离浙江的温州近。太姥山的读音较特别,“姥”不念“姥姥”的“姥(lao3)”,读作“姥(mu3)”。也算是无巧不成书,在临近福建的路上,接到老同学C的电话,打听我的春节行程,得知他夫妇两人正驱车从深圳东来,于是,相约太姥山,游山的队伍顿时扩大到四人。

    太姥山脚下有一个小镇,名叫“秦屿”,借了太姥山的名气,打着太姥山的牌号。我们下榻的酒店就叫作“太姥山大酒店”。说大也不大,属于那种未入流的,不够星级。入夜,老同学路遇,自然有说不完的唠叨,为了翌日的登山,且早些歇息。

    小镇到景区还有20公里山路,蜿蜒盘旋,半小时后,山门就在面前了。买了门票,依次检票进门上山。

太姥山 <wbr>-(原创)
 

 进得山门,还需转乘园区的电瓶车,再盘旋近半个小时,才到能看到山景的地方。来到山前,这太姥山的美景尽现眼前。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至此,“太姥山”到底是何人的圣地对我还是一个未知。由于这里的山紧邻着海,被人称为“山海大观”,以峰险,石奇,洞幽和雾幻为四绝。早在1988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这里还是在2004年由国土资源部评定的国家地质公园,一个火成岩地质博物馆。因此,与其它自然景点不同,太姥山在每一个景点的边上都加标一个该景的地质学成因和学名。可惜一行四人都不是学地质的,只好外行看看热闹而已啦。

太姥山 <wbr>-(原创)
 

沿着精心修筑的木结构的阶梯向上,迎面显现在眼前的是被命名为夫妻峰的两块大岩石。说是很像恩爱夫妇相拥依偎,倒也非常形象。但是依我之见,这两块岩石,更像一个小儿扑向慈母的怀中。

太姥山 <wbr>-(原创)


再向前走,一个小小的平湖映入眼帘。看着青山在绿水面上的倒影,十分清秀。

 太姥山 <wbr>-(原创)

 

接下来的一个景,叫作仙人锯板,把一个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做了一个拟人化的解释。

太姥山 <wbr>-(原创)

 玉兔听潮,

太姥山 <wbr>-(原创)
 

金猫扑鼠,

太姥山 <wbr>-(原创)

过了云标亭,走进了一个山洞。这里的山洞和遍布着钟乳石和石笋的石灰岩构成的科斯特地貌的溶洞完全不同,它们实际上是岩石由大石头分化为小石头的杂乱堆放。所以,所谓洞,只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的缝隙,别有一番趣味。只是有些石头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要掉下来一般,尽管清楚地知道这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缝隙,绝对不可能恰好在我经过的时刻发生变动,看着这些犬牙交错的石头,还是颇有几分惊险的感觉。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用豁然开朗来形容钻出洞来的感觉真是恰到好处,定睛一看,原来早有前人给此洞题了名字,称之为“涧”,很合适。

太姥山 <wbr>-(原创)

 

 

这个景点叫作“一线天”,和其它的一线天不同,这里的一线天的特点是特别地窄,特别地说明最窄的地方需要呼气收腹才能通过。同行四人除一人尚可勉强挤过去外,其余三人均视为畏途,只好绕路通过。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一线天过后,就可以看到走向庙宇的路标了。这庙称为一片瓦,大概是形容比较小的身量吧。到了这里,总算知道仙人的名头了,原来,叫作太姥娘娘,也是一个女性。据说,海上的人拜妈祖,陆上的人,就拜这个太姥了。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下面的这个景,必须经由提醒才能欣赏,你看,石头的下部是否贴着一只灰黄色的大鳖?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将军洞,也是一个具有狭窄通道的洞子,不过,比一线天要稍微宽一点。侧身收腹,还能勉强通过。

太姥山 <wbr>-(原创)
 

洞里还有一个宽敞的大厅,好像将军的指挥所一般。

太姥山 <wbr>-(原创)

出了洞口,又见一大石头,好像大柱子竖在面前,好不巍峨。

太姥山 <wbr>-(原创)

太姥山 <wbr>-(原创)
 

远处的塑像,就是太姥娘娘的向海观望的塑像。

太姥山 <wbr>-(原创)
 

好了,太姥山的四绝赏到了峰险,石奇,洞幽三绝,只是上山后天气一直晴朗,未见有雾,这雾幻只怕是无福得见了。原路下山,原路乘车来到了山门,驾车向秦屿返回。一路上车窗渐渐地碰上了薄雾蒙蒙,不得不使用雨刮器了,返身一看,海上的云团正在向山上滚滚而涌去。停车驻足,再度欣赏山石,刚才还历历在目清晰可见的山景,却已全部消失在云海之中。今年多雨的阴天春节间,老天给了我们两个小时的晴天,甚幸。

 

PS.更多的图片,请看我的相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