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之旅 二十八 (尼亚瓜拉大瀑布) -(原创)

(2009-11-09 14:43:52)
分类: 游记(欧洲北美篇)

    按:本篇是我2009年在美国游历时的旧作。



    尼亚瓜拉大瀑布是美国之旅的重头戏之一,因为早就听说它的宏伟气势和游览时的惊心动魄。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到了身临其境的时候,才体会到这个有着“雷神之水”之誉的大瀑布的壮丽和柔美。过了这座桥,就是大瀑布的地界了。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形成大瀑布的河,名字就叫尼亚瓜拉河,或者应该说,大瀑布是因河而有了尼亚瓜拉的名字。这条河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界河,一半的水域属于美国,一半的水域属于加拿大。图中的桥,叫作彩虹桥,它是美加之间的界桥。右手边飘着星条旗是美国的领土,左手边飘着枫叶旗,是加拿大的属地。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虽然河流是两国的界河,有水位落差,形成瀑布的地方却大多在美国境内。瀑布分为三个,一个就叫阿美利加瀑布,或者直译叫作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在美国境内(下图中靠左边占得最大篇幅的瀑布);另一个叫马蹄铁瀑布”(Horseshoe Falls),也有音译叫作豪斯绪瀑布的,一小半在美国境内,大部分在加拿大境内(下图中右边远处水雾升腾的那个);最小的一个在阿美利加瀑布的边上,叫作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它太小了,以至于很多人对它视而不见,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下图中,中间那个小小的和大瀑布中间有一条岩石隔开的水流)。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虽然瀑布大多在美国境内,观看瀑布的最佳地点却在加拿大,这是因为在加拿大境内可以正面地观看阿美利加瀑布和马蹄铁瀑布,而在美国境内则只能看到它们的侧面。当然,近距离地欣赏瀑布大水天上来,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巨大水声,体验落水飞溅出来的雾珠落在身上犹如置身于暴雨之中则一定要在美国才行。

 我们的护照签证是一年内多次进入美国有效,理论上可以申请到加拿大一边走走看看,但是由于时间上的紧迫和手续上的繁琐,放弃了进入加拿大观看瀑布的机会。但是,有没有办法看到瀑布的全景呢?有,那就是乘坐已经有着百多年历史的著名游船,“雾中少女”(MAID OF MIST)号,沿河溯流而上,贴近观看大瀑布。

 说到“雾中少女”,还有一个美丽而又凄惨的故事。原来这里的居民也有着和我国古代的人们相同的习俗,或者说是信仰,他们认为“雷神之水”是需要尊敬和祭祀的,而最好的祭品,就是年轻貌美的姑娘。所以,选拔出来的少女,就被放在木筏上,漂流到河心,贡献给雷神。这和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上读过《西门豹治邺》里的情景如出一辙。

 买了船票经过电梯,走到游船码头。每人发了一件蓝色的雨衣,被指引着踏上了“雾中少女”号的甲板。妈呀,千万不要成了雷神的贡品才好。看着船上的同伴,一个个身着蓝色雨衣,只露出一张张黑色,白色,棕色和黄色的脸,手里拎着各自的大大小小的照相机和摄像机,恐怕都不是雷神想要享用的美女。下面几张为“雾中少女”船上的众生相。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一声汽笛响,船离开了码头。天气也好像很配合,上船时还在抱怨老天怎么不长眼,人家不远万里来看胜景,偏偏搞了个阴雨绵绵。忽然天气来了个雨止转多云,看看那头顶上的彩虹桥,好像披了一身银色的光彩一般。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转过身去,只见阿美利加瀑布迎面而来,水珠,雾气把游客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照相机镜头被水打湿的,眼镜被雾气搞得灰蒙蒙一片的,身上的雨衣没有扣好扣子被掀开的比比皆是。不过大家都没有什么抱怨,只是沉浸在享受天上来水的巨大刺激之中。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随着游船向瀑布的接近,人们渐渐地适应了头上的雨点般的水滴,和眼睛里浓雾般的水汽。加强了防水保护,纷纷掏出相机对准大瀑布猛拍。阿美利加瀑布果然与众不同,大部分的瀑布,下面都是一个深潭,这是多少万年水流冲击的结果。阿美利加瀑布的下面则是一大堆大大小小石块,好像昨天刚刚从山崖上面被冲下来的一般。后来才知道,这瀑布下面的岩石分成两层,而下面的一层是极易被水流淘空的构造,每隔多少年,河床的岩石就会向下跌落一大块,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据推测,大瀑布的美景将会在某个地质年代消失。

游船再向前行,那个小小的新娘面纱瀑布就明晰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船继续向前,水声渐渐地减小,颠簸也有些减弱,游客的心情也正在转向平缓,很多人调转机头,对准对岸的加拿大美景拍起照来。忽然,船头转过了一个伸入河里的小山脊,雷鸣般的水声又响了起来。空气中的水汽渐重,水点子又重新落到了戴着雨衣帽的头顶。原来,我们正在向马蹄铁瀑布的那个中心驶去。一时间四周全是落水,犹如下着倾盆大雨一般,唯一没有水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脚下。周围的温度骤降,虽然才是初秋,却好像是严冬一样,身体冻得有点发抖。再看瀑布,它好像是一条浴室的幔帘一般挂在前面和左右。除了瀑布,什么都看不到。哎呀,真的成了“雾中少女”了。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如此持续了大约五分钟,游船掉转船头,向下游折返。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看着那跟在后面的船又按照我们刚刚经过的航线向马蹄铁瀑布的深处驶去,不由得又重温了一下刚才的新奇。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你看看那只小船,正在瀑布中心游荡呢。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返回以后,游客一个个神情泰然,啊,又回到岸上了。惊险,刺激,当然应该是万无一失的。否则,游船公司会与你签一纸责任状,把可以预料的危险性向你说个明白。

 岸上沿着瀑布边的石壁,建有条石做的阶梯,可以登到瀑布上沿的旁边去探险。于是,理好凌乱的身上雨衣(这雨衣倒也是坚固,刚才的一番折腾过后,竟然毫发无损),系紧脚上的鞋带,收拾好脖子上挂着的相机,再向山崖上进发。台阶清洁,再加上瀑布溅出来的水不断地清刷,路上没有一点苔藓之类,比较好走。忽然一阵横风吹过,刮得瀑布的水滴犹如暴雨袭来,吹落了头上的帽子,打湿了脚下的鞋子,雨衣只是保护好了上半身,腿上则是几乎湿透。又向上爬,更加刺激,好像是在洗淋浴一般。好容易爬到台阶的顶端,回头一看,大部分游客都只在半腰等着风小,上来的人寥寥无几。匆匆向瀑布顶上瞭望,只见水流急转直下,奔腾不息,好不壮观。少顷,身上感觉冷飕飕的,只得急忙返回,跑到车上换装。

 作为游客,眼前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是通用的句子。可是,今天真的要实施了。晚饭过后,又驱车到了大瀑布公园,想继续看看夜景。根据旅游指南上的介绍,可以看到七彩瀑布,从未见识过,一定要饱饱眼福。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美国之旅 <wbr>二十八 <wbr>(尼亚瓜拉大瀑布) <wbr>-(原创)


 冒着入夜的寒冷,在瀑布边上的观景平台上一直坚守到八点多钟,七彩瀑布终于出现在眼前了。原来从对面加拿大一岸的崖壁上,发出了两束极强的探照灯光。所谓“束”,其实不是非常集中的。尤其是隔了宽宽的河,再加上瀑布激出水汽的散射,犹如泛光一般。灯光每隔几十秒钟就变一个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往复循环。灯光照在瀑布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带,再加上水流本身的灵动,真的是尽善尽美了。可惜我的机器曝光值有限,只好望瀑兴叹。

虽然比起对岸的高塔里那些一边享用着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着七彩瀑布的游客来说,我们只是看到了瀑布的夜景而已;但是,比上不足比下却有余,比起大多数此刻已经在布法罗机场候机,直接回家或者回国的观光客来说,我们也应该知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