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之旅 十五 (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2009-10-14 00:41:30)
标签:

之旅

美国

万里迢迢

大街

三脚架

分类: 游记(欧洲北美篇)

    在到纽约的飞机上,听一个热情的纽约人说,曼哈顿的夜景,要到连接曼哈顿岛和布鲁克林区之间的布鲁克林桥上去看。兴致一来,就按照她说的路线步行前往。然而,为了看到这个夜景,可是费了大劲了。(下面的两张大桥的照片是网上借来的,特此申明。)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傍晚时分,一行四人从曼哈顿岛百老汇大街的最繁华处,沿着百老汇大街一直向南,边玩边走,途中路过了纽约大学(NYU),一座颇有名气但又没有明显的校园区域的散布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中的大学。中间还吃了一个汉堡充晚饭。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好不容易冒着蒙蒙细雨走到了市政厅的附近,布鲁克林大桥就在眼前了,可是除了有大量的汽车呼啸而过的机动车道外,却无法找到上桥的人行道入口。雨越下越大,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连问路都有了困难。

    无奈之下,只好去问市政厅院子门前站岗的警察。警察指路当然正确,只是真正走到位于两条机动车道的交叉口的人行道入口,还是犹豫了一下。因为这只是个小小的宽不足两米,高两米四左右的门洞,里面是一个向上的石头台阶,不像是什么人行道。正好上面有人走下来,向我们打听出去的路,才知道这正是通向那座著名的大桥的人行道入口。同时也对问路时警察反复说到的单词,剪刀,的意思有了深深的映象。原来,所谓剪刀就是指的这两条机动车道的夹角所形成的标识。

    出得涵洞,只见这座在20年前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反复出现的大桥就在我们的身边了。所不同的是,左面是机动车道,右面还是机动车道。这人行道虽然也不窄,可是设在了大桥的中间,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将近150年以前,大桥的设计者就有了如此先进的设计理念,令人折服。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雨越下越大,虽然带了雨伞,桥上风大,也显得无济于事。可是,万里迢迢到了纽约,冒雨看看曼哈顿岛的雨中夜景,也算是人生一大趣事。好在身上的衣服还能够抗一些风雨。布兰克林大桥也是悬索桥,信步走到桥的中部,到了两条悬索的最低点,转过身去,眺望曼哈顿众多高楼的灯光,俨然不是用繁星点点可以形容的。虽然没有晴天时的明亮,但也不失气势上的壮观。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继续向前,走到前面的那个桥墩,试着拍几张照片。雨夜,需要曝光的时间几乎要以十秒来计数。即使是架了三脚架,也因为大桥本身的颤动,无法达到稳定。胡乱拍了几张,聊胜于无。还是我的那句老话,重要的不是拍照,重要的是欣赏。如果为了拍照,放弃了更多的欣赏,那就得不偿失了。可惜,对面除了帝国大厦显现出高大的身影之外,纽约的另外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世贸中心的那两座高楼,已经永远地消失了。911是美国人心中不可抹去的痛,即使在双子座的遗址上重新建设了新的大楼,911的阴影还会在人们的心中存在许久。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美国之旅 <wbr>十五 <wbr>(冒雨看曼哈顿夜景)-(原创)

在布鲁克林区一边,下桥的小路要比曼哈顿一边明显一些。其实,按照对称的原则,两边的出入口应该大致相仿,只是由于已经经历过一次,也就有点显得驾轻就熟。走过了几个街区,找地方吃过晚饭,坐纽约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永不停歇的地铁,返回位于皇后区法拉盛预先订好的一家南京人管理的酒店住处去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