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村的土楼是全南靖土楼中直径最大的圆形土楼,但是由于没有精力和钱财去申遗,所以不在A线B线,也不在河坑土楼群的范围里。去石桥村要经过4公里山间小路,虽然小车可以驶得,但是,没有当地人指引总还是有点耽心。好在恩汉的张老板十分热心,返程时路过他的地盘,放下手中的活计,执意要带我们前往。
石桥村就隐蔽在河坑村北面一点的山沟里,以前是有沥青路相通的。由于那路原本等级就不高,又加上年久失修,两条车辙深深,非要让车轮子压在车辙以外的硬路上方可通过。没人带路,这在城里开开的小车还真的难以对付。
一刻钟后,到达了石桥村。那土楼的全貌是需要爬山才能拍到的,又没有人开山筑台,断了这个念头。

这最大的圆楼名叫顺裕楼,一反常态,门楣上的横梁没有写楼名,而是“三多九如”,这是所有的土楼门框上没有看到过的。“顺时纳祜”和“裕后光前”的对子,藏头着顺裕楼名。
果然未经雕琢的土楼,就是和迎合上级的意图的建筑不同。内部很有些原始气息。

土楼共有一个外环和1/4个内环,据说是造楼资金短缺,成了烂尾土楼。外环一周共有72开间,外环直径为74米,占地4000多平方。1927年开始修建,历时20年才建好了外圈。

从这烂尾的内圈看去,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土楼也有了一些现代化的进展,只是以前看到的楼,申遗时都进行了复古的恢复,这里倒反而是原貌了。瞧,那铝合金门窗里面,住着是否要明亮舒畅一些?

土楼里没有卫生间,所有的出口都是要靠人倒出解决的,你看,那里不是改造了厕所?



堆着的土,据说是为造内环准备的,看来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大厅看着要简陋得多了。


原始的农具还是整齐有序地摆放着。
石桥的土楼也不少,方形圆形的像是展览会,可惜没空细看了。赶路回了罢,还有15公里小山路,54公里水泥山路再加100多公里高速路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