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载,无锡的太湖大道上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所附的照片,就是一个人在打扮那个“马蠡港桥”的石碑。这“骂蠡港桥”更名为“马蠡港桥”我以前也议论过,这石碑一刻,便像是铁板钉钉,再也没有人去回忆这里曾经有一个骂范蠡的骂蠡港和这个人工河上的小桥了。是啊,范蠡已经是为无锡脸上贴金的城市名片之一,捧还来不及,为什么还要骂呢?
时下很多地名都是更新过的,比如本人文章中提到的昆山“千墩”变更为“千灯”,子不语附言中讲到的“陈墓”变更为“锦溪”,苏州博友讲到的苏州的“西山”变更为“金庭”,甚至连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县城都成了地名变更的对象,典型的例子有,云南著名的重镇“思茅”,因为有了全发酵的茶叶,更名为“普洱”,江苏的历史名城“淮阴”,因为有了近代的著名人物,更名为“淮安”;安徽的老城“屯溪”,因为有了个优美的风景区,更名为“黄山”,湖南的古城“大庸”,也是因为有了个新发现的风景区,变更成了“张家界”。都是看上去很有道理的事。
以前的地名是不能随便变更的,除非涉及到了象皇帝的名讳这样的事情。现在的地名变更倒是越来越频繁了。可以想象,浙江的杭州是否有可能会因为有了风景区“西湖”,被它西面的湖来一个喧宾夺主,变更为“西湖市”,或者因为有了不发酵的茶叶,更名为“龙井市”?至于无锡,也因为有了“太湖”风景区,又用了从苏州起源用苏州方言演唱的民歌《太湖美》做了市歌,是否会更名为“太湖市”?
好久不到无锡市郊的青祁桥附近去了,忽然发现原来的“政法路”也更名了,叫作“青莲”路。仔细一想也对,如今的社会提倡和谐,“政法”一词多少有一些严厉,“青莲”就文雅得多了。况且,这路边上不是区公安局就是区法院,再加上区检察院,倒是真的需要一点“清(青)正廉(莲)明”的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