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塘老叟mole1952
石塘老叟mole195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305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歪说梅园“诵豳堂”-(原创)

(2008-03-24 14:15: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无锡是个好地方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唱....”周日,有时间又要做一下家里二老的“三陪”,陪着老人出游一番。老人年愈耄耋有余,不便远足。最方便的地方就是梅园,最熟悉的园子也是梅园,触景生情,除了怀旧,还是怀旧。于是,老人嘴里冒出一段书生酸气十足的“诵豳堂”命名歪说,觉得此说比较沙老先生写的正解别有一番风趣,记录下来,供自己无事时品味。

    原来无锡的老老一辈文人对“诵豳堂”的名字的解释还有另外的一个版本。话说主人家修园子,在乐农别墅的上边建了一个厅堂,落成之时尚未取名,于是请来四乡的文人雅士遗老遗少聚会梅园,仿效古人旧例,集思广益,征集堂名。文人总归是文人,还恪守着士农工商的排列次序。总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主家何许人也,既不是书香门第,又不是官宦人家,靠着几盘石磨起家,挣了几个铜钱,居然也来摆谱,还要附庸风雅,让我等读书人来补题堂名?想个办法,不妨戏弄他一番。于是摇头晃脑倒背起诗经来了。少歇,有人说,有了,就叫“诵豳堂”如何?这豳风是《诗经》中国风的开篇,其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一篇正是描写农耕的情景,既然下面的院子叫乐农别墅,上面的堂名与之呼应,在此诵读豳风,岂不妙哉?主人一听,大加赞赏,好象见了当年王勃在洪都吟诵《滕王阁序》一般。令人题写堂名牌匾高悬。

    过了几个月,文人再聚,出主意的老兄看到“诵豳堂”的牌匾,掩面偷笑,解释道,“诸位,你看这个豳字,字形是个山字,山坳里,左边一只猪,右边一只猪。一座山上两只猪,在此诵读,岂不妙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