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年一遇的标准 -(原创)

(2008-03-02 12:01:31)
标签:

杂谈

        据报道,电力部门按照电压等级的高低,把新设计的输电线路的抗冰冻的设计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50年一遇和30年一遇。接受了大自然的教训。不过我的疑问是如何把100年一遇计算准确?

      比如,前不久才经历过的“雪灾”,输电铁塔纷纷倒塌,电缆断在丛山峻岭之间,根据1960年代才开始有的大部分灾区积累的气象资料,新闻上把它称作50年一遇的灾害。那么,由彼上溯50年,1890年到1960年代间在如今的雪灾地域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气象?由于没有记录,知道的人又无法详细描述,那不成了鬼都不知道?

      当然,也可以从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外推,预测一下未来。那么,从第一个50年外推到下一个50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原先积累的数据太少了。

      100年一遇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从概率统计的理论上来说,大约100年才能碰到一次,那么哪一年会碰到呢?可能是第一年,也可能是第100年,也许根本碰不到,没有定数。也就是说,做好了这100年一遇的准备,我们有可能要在2108年才会碰到大雪。谁也不会知道电力部门新设计标准的正确性,但是每个电力的消费者都在今后的几年内会把今后100年才有可能发生的费用摊到自己的头上。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这棵树也栽得太大了吧。

      其实,大笔一挥,提高设计标准,说到底是一个逃避负责任的路子,先认真地预测好100年一遇的天气现象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危害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在大开抗雪灾庆功会的同时,是否有必要总结一下这次灾害的应对过程的得失?

      1,高速公路完全没有配备任何清除积雪的设备,所有的汽车都没有可供安装的扫雪装置。不然,高速公路完全可以做到维持低速通行,从而不至积雪冰冻。不会到最后动用大量的子弟兵几乎是赤手空拳地与冰雪战斗。再加上大量地使用融雪剂造成的环境污染隐患。因此,高速公路的除雪设备和维持低速通行才是对付100年一遇的法宝。

      2,铁路的不通主要是由于电力机车的输电线问题,同时也有电网的供电问题,问题放在30年前,不会有多大的难度,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加上原始的扬旗,李玉和的红灯和手扳道岔,再加上摇把子电话,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如果铁路上还继续保持有发电专列,那就更好了。所以,铁路上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做到真正的有备无患。

     3,电力供应的问题应该是没有备用的供电系统。试想真的要到了打什么世界或局部战争的时候,只要打几发精确制导的导弹,炸毁几个输电铁塔,整个城市或者整个区域就会陷入一片混乱,这也太容易了把。当然,这战争的问题也许是100年以上不遇的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