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流》--2008年的前几场雪 -(原创)

(2008-01-31 17:32:30)
标签:

杂谈

       

       一本已经被我的大脑遗忘到最不起眼的角落的书,《铁流》,(A.绥拉菲摩维支作,曹靖华译)忽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触发这一联想的却是在铁流的故事发生了100多年以后,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春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得多好,和仄押韵,朗朗上口。自从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打工人群,“春运”的主流就从以前的城市的探亲职工和部队的探亲战士变成了被社会称为“农民工”的人们,他们不仅仅是探亲,还有很多是全家几口一起去回访一下魂牵梦绕的阔别多时的家乡。有的人为了一张车票,甚至不惜通宵达旦地在售票窗口前排队。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铁路,公路甚至是航空运输发达到很高程度的今天,回一趟幸福温暖的家竟成了饥寒交迫的长途跋涉,小时候老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雪,打雪仗,堆雪人,难道是“叶公好龙”?这一次,雪花初到之时,还听到有人在背诵唐人的打油诗,什么“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好不开心。但是,漫天飞雪竟然以“雪灾”的形式表现在人们的面前,考验着全国各级政府机构的“应急预案”。

       100多年前《铁流》里的主人翁们,“一支像铁的奔流一般的民军,通过高山峻岭,和主力军相联合。路上所遇到的是强敌,是饥饿,是大风雨,是死。然而通过去了。”(鲁迅)今天的农民工大军,当然没有前方是死的威胁,但是,他们受到了长时间饥饿的考验,长时间寒冷的考验,受到了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突然发生的“雪灾”带来的痛苦的威胁。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与《铁流》的主人翁们受到的饥寒交迫,艰难困苦也是一样的。

      《铁流》中的主人翁们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通过去了”,跟上了大部队。今天的回家的人们也会通过去的,因为他们不仅靠着自己的努力,他们不是孤立无援的。政府的最高官员第一次在不知道降落目的地机场的情况下登上了他的专机,去解救,去慰问,去支援。尽管寒风还在刮,冻雪还在下,但是,开水会有的,馒头会有的,电力会有的,油料也会有的。铁路会贯通,火车可以开动,公路会贯通,汽车可以启动,航线也会贯通,飞机也可以翱翔。人们会回到他们自己温暖的快乐老家。衷心地祝愿回家的人们能够尽快如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