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记(闽赣粤琼篇) |
5,府文庙
从地图上看,离开清净寺,绕过几道弯路,就到了府文庙。这府文是谁,怎么可以配庙享香火呢?看图近,绕路远,开过了不少单行线,勉强找了一个地方停车,交了四元钱的停车费,再向看车的老人打听,原来还要走过一个街区。
绕过了华侨大厦,眼前是一文物市场,上书“文庙文物市场”。哎呀,原来如此,府是地名,泉州府,文庙是庙名,祭祀孔圣人的地方啊。信步走来,到了大成门,按照孔庙的制度,从南向北,应该依次是棂星门、大成门、泮池、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配殿,可能大成门前面的两进都变成了市场,拜谒孔老夫子,只好从大成门进入了。(门票4元)
大成门正门上的对联很有意思,上书,一致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看来,至少有六十年以上的历史了。由此可见,这个门是一个真家伙,并非文革以后的复建。
门内是泮池,那个架着石桥的圆形或半圆形的水池子,它来源于《周礼》中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人们踏上泮池,就好象进入了最高学府。石桥的前面摆了一棵真正是铁做的树,上面系了很多小纸片,大多是学生求圣人保佑考学高中的心愿。仔细读来,有一个小学生的最逗:
上书:孔子先生,希望你能让我的学习成绩上升,云云。依我之见,“孔子”可以,“孔先生”也可以。唯独“孔子先生”不行。因为“子”就是先生,先生就是“子”。
东西两厢,原本是供奉七十二先贤的地方,现在陈列的是历代的地方达官显贵,不论出生本地或外地,只要是在泉州地面上的历史名人,都有他的一席之地。当然,象全国的许多地方一样,本地藉的坏人,不得列入。
大成殿是“集之大成”的殿堂,殿内应该供奉孔子以及孟子、颜回等4配12哲人的牌位。但是,除了圣人,没有看到亚圣等等。斗胆拍了几张照片,当即被管理的老先生叫停,幸好没有让我擦掉。贴在下面。
大殿的立柱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下面的大部分是石柱,上面的小部分是木柱,正好遇到两位普通话带有一点京腔的当地老人,请教后得知,除了特有的风格外,还有防止木柱受潮腐变之功效。老人是在北京做了很久的建筑专家,才退休回到家乡。再向后去,应该是崇圣祠,是供奉孔子父母和五世祖先的地方,可惜在维修,不得入。
这一通《海滨邹鲁》碑,上书: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还真有点一脉相承的味道。下面的蟠龙,只有四个趾爪,正好印证了我在天后宫的一番大兴议论。
反身退出,忽闻朗朗幼童读书声,辩得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三字经》和《千字文》,闽南师古民风可见一斑。
出得庙来,太阳西斜,驱车返也。一日五寺庙,创造了我个人游览古迹的速度新记录。总结起来,主要是得益于单独行动,少了好多左顾右盼,解说卖弄,时间上得到了充分利用,体力上也节约甚多。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以往游览,总是带上较好的相机,总想拍得美照,这次只拿了手机一个,随手拍得,不多考虑拍照之美,除开元寺的照片借用了我去年和同事出游所摄之外,其余都是这个NOKIA N73拍的。看来,网上发发,这样的照片也行了。
网上看到的美文,一并抄录:“泉州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982)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重建。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联成一体,宽60米,深10米。门外为露埕宽66米,深60米,可容数千人,左右为礼门、义路。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宽36.8米,五进深21.4米,前有宽深36米的露庭,东西两书斋,庭前有方池宽29米,长43.8米,中有4米宽的石桥,围以石护栏。外为育英门,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乡贤祠等建筑。
府文庙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设在大成殿内,正中有孔子塑像,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其中六件青铜豆铸有“乾隆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贡生蒋鸿皋监制”和铸有“同治六年五月铸,州同御即造,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及“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的铭文编钟。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设在文庙西庑,陈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这些人物从各个历史时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海外交通、国家统一等领域为社会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展品使用现代彩色腊像工艺制作,配以精制各时代服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