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欧洲北美篇) |
巴黎是典型的欧洲城市,居民大都是白皮肤的欧洲人。但是在有些区域却有着很多的黑皮肤的非洲移民和黄皮肤的亚洲移民。他们大多是来自那些当年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其中黄皮肤的人很多是柬埔寨和越南来的,他们看上去和我们很相象,但是语言是不通的。由于到法国的时间长了,他们中的许多人除了法语,不会别的语言。
与多数欧洲的大城市不同,巴黎人不大使用英语,甚至不大会英语。这可能有它的历史原因。法语在欧洲的流行程度可以说不亚于英语,以前的上流社会都以会说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法语为荣耀,而且英语中源于法语的词汇也远比法语中源于英语的词汇要多。再加上法国的文化和科学的先进程度使得多数法国人不须通过英文书籍即可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英语作为科技交流的工具语言也用得少了。所以,在法国除了大的旅游景点外,英语交流的方便程度要比其它欧洲国家要差。不过,法国的旅游景点还是很照顾外国游客的,哪里来的游客多,哪里文字的说明书就会出现,象在卢浮宫和凡尔赛宫都有了中文的导游书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导游耳机。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游客的不断增加,使用中文作为导游文字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的。
巴黎人对外国人还是很热情的。第一次去地铁站,我向一个40多岁的胖男子问路。原来的指望是他能给我们指一下路就行了,因为我看到了太多的报道,说巴黎人都懂英语,但是他们即使听懂了也不用英语回答你,坚持用法语。不过我很快就发觉报道是有些偏颇的。那个男子热情地用生疏的英语回答了我的问题,看到我对他说的左拐右拐一脸茫然的表情,索性带着我们向地铁口走去。路上还说起了伦敦的地铁爆炸事件,自豪地说,巴黎的地铁没有爆炸,不必担心。不过,他又善意地提醒道,巴黎的小偷很多,你们要当心自己的钱包。看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