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友人G来访,又邀了两个无锡朋友F和Z,在新体育中心边的一家小有名气的酒家小聚。落座后,点菜。发现有一道“千岛湖鱼头汤”很具吸引力,随即点了上来作主菜。
少歇,鱼头汤做得,每人先尝一碗,果然鲜美,且没有一点受污染鱼羹特有的的异味,不愧是千岛湖里的鱼,大家同声赞许。于是再盛一碗,汤浅,鱼见。
“不对呀,这鱼头很小,还有一大段鱼身呐!”F君先发难了。按照鱼头汤的惯例,应该大部分是鱼头才对,此汤有些不合规矩。女服务生马上解释,“这是千岛湖鲢鱼,与别处不同”。言外之意就是,你们不懂行。
F君当下要求找领班来解释,良久,领班来了。领班就是领班,有点小权:“那就这样处理吧,原价100,打折到80“。G提出,打折就不必了,既然这鲢鱼头不对,那么,按照你们菜单上的鱼头样式再做一个就可以了。领班一时语塞,说要请示经理。一刻钟后,经理来了,经理是一个个头较高挑的年轻小伙,一上来就摆出一副店大欺客的架势:“千岛湖的鱼头就是这样,这鱼烧过了以后有缩水。”“菜单上的图片写得很清楚,仅供参考而已”,“要重做可以,桌上的一盆收个成本费,重做的照单收钱”。此语一出,当下激起我们四人的反感,走南闯北,大江大海见过多少市面,如何在这等小河沟里受此窝囊?群起据理力争。
经理就是经理,思维十分了得,转身吩咐手下,又继续与我们周旋。不一会,手下端了一个生鱼头盘放在桌上。经理指着生鱼头说道:“这是我们的原料,千岛湖鱼头,做出来就是那盘里的鱼头汤”。脸上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我等定睛一看,啊,这才是千岛湖鱼头呐。只见鱼头硕大,鱼目圆睁,鱼头后面还连着一段不小的鱼身。总算见识到了,原来他们应该用这样的鱼头烧汤啊。F君拿起大勺,将盆里的熟鱼头捞起,径直放到生鱼头上比较,真的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呀,这熟鱼头几乎只有生鱼头的三分之一。经理还在振振有词:“这生鱼头一烧,缩水,就是这等小的了”。哈哈,原来经理还会出此败招,我连忙拿出手机,试图拍下这个鱼头和鱼头仔的合影。“这鱼头又不是菠菜,菠菜可以缩水,鱼头是以鱼骨为骨架,烧汤的温度只有一百多度,难道能把鱼骨烧焦了不成?”我忍着怒气与经理辩论。接着,我们又捞出一段鱼骨与生鱼的体量比较,真是事实胜于雄辩,那根鱼骨的尺寸正好映证了熟鱼头和生鱼头的巨大差异。这下,
连经理手下的美女服务员都在交头接耳,掩着樱桃小嘴偷笑了,“想不到竟给人家送了一个证据”,美女还是把心声说了出来。真是想啥来啥,想睡觉来了一个枕头,这送上桌的证据真是太及时了。本来空口白话,辩论的结果也只是不了了之而已,
这样一比,几乎都不用再说什么了。
店家不情愿地端走了桌上的盘子,半小时后又端上一大盆用那个给我们看过的鱼头烧的千岛湖鱼头汤。尽管鱼头汤更加鲜美,鱼头肉白嫩诱人,四人都是食欲大减,草草吃过,埋单走人了。
PS, 经验:
1. 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一般都是客观的。
2.
要留下证据,即使没有办法留下实物,也要摄影留念。如果没有相机,也要摆一个姿势。
3. 据理力争,彬彬有理,千万不要太激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