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来锡公干,当晚聊天到深夜。谈及前段时间的蓝藻水患,颇有谈藻色变之感,时隔一月以后,又是大雨几场,到底情况如何?莅日午后,邀请老同学亲自考察:
1. 马山:
龙头渚突出于马山陆地,太湖水面较清,岸边芦苇丛中可以看到蓝藻踪迹,空气中没有死蓝藻的气味。
檀溪湾沿岸,蓝藻遗痕比较明显,空气中没有死蓝藻的气味。
东坝沿岸, 有蓝藻,
但是3-5米以外水面比较清,空气中没有死蓝藻的气味。
2.
十八湾:
出乎意料之外,十八湾水面较清,基本上没有看到蓝藻。且空气中基本没有死蓝藻的气味。
3. 鼋头渚:
买了105元的大门票,进得大门没多远就看到了绿油油的蓝藻在湖面上飘浮。虽然园林部门在水面上设置了拦藻的漂浮栏,圈内圈外的湖面形成了深绿和淡绿的对比,但是只不过是小巫和大巫的区别。湖风习习,吹过臭气阵阵。“原来蓝藻臭味是这样的!”老同学感叹道。
长春桥堤内堤外是一个明显的对比,堤内虽然水比较混,但是没有绿色,堤外则是绿油油的一片。
“包孕吴越”大字下面,
一片绿光返照。高公的濯足处显然不能洗脚了。
登舟渡到太湖仙岛(三山),一路上湖面都是绿的,只有船尾的螺旋桨翻上来的湖底淤泥是黑色的。再要重复20多年前泅渡到那个最小的岛上的行动,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渡仙桥两边蓝藻依旧,看来没有动水,
再大的雨也没有用。
湖湾处竖着一块告诫游人不要游泳的牌子已经失去了警示作用,因为任何有正常意识的人都不会下水。只是告诉游人,这里的湖水若干年前是清到可以畅游的,只是为了生命安全问题,
请在合适的地方下水。
4. 蠡湖
长桥湖口, 未见蓝藻,
未闻臭气。桥上有渔翁垂钓,收获丰俭未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