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英同学突然来了E-MAIL,讲的是想要筹备一次同学会.说来也是,已经40年了.秦王阿房宫里的人,有些人才36年未与王会面,杜某人就大大地感叹,有不得见者,36年矣.殊不知这里是有不得面者40余年了.
伟英同学点将要我写一篇邀请函,一时间还无从下手.我的文章素来以调侃的作风很重而不登大雅之堂,而且文革以后,笔下一直有些玩世不恭的味道.不是众位同学的众口可调的.写可以,只怕未能如伟英同学的原愿.无奈催促再三无法推脱,只好写了一篇,勉强交卷.
其实对同学会我是有自己的顾虑的,如果时间真的能回到起点,同学间的天真无邪倒是十分可爱的.记得那年大学同学聚会,我刻意在同学通讯录上只要求每人只留下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等资料,而不登记各人的官衔和职称.可惜时间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烙印并不是因为大家是老同学就会在同学聚会时被全部抹去的.毕业多年,各人的机遇不同,工作的条件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同学之间的身家,地位和经历自然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