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博会-园博园-园博湖-多种野生水鸟栖息园博湖

标签:
园博园园博会旅游摄影文化 |
分类: 光与影 |
园博湖是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拓展区和重要水景观赏区,作为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博湖着力打造以河道的生态湿地型湖泊为主体的城市生态水景观,形成具有开阔大气、错落有致、水绿交融的景观特色,营造“鱼潜深水、鸟栖浅滩、人走花间”的生态自然景观。
进入六月份以来,随着园博湖水生植物的生长繁盛,鱼、虾蝌蚪、昆虫幼虫等水生动物增多,多种野生水鸟纷沓而至,栖息园博湖。它们在湖边浅滩的水生植物丛中,有的颔首沉思,有的翘首以待,有的凌波漫步,有的翩然起舞…,构成了一幅自然与鸟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鸟栖浅滩”的生态自然景观正在形成。
由于鸟类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鸟类种群数量与栖息地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多种野生水鸟栖息园博湖,说明园博湖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善,生物多样性功能正逐步恢复。野生水鸟的来临为园博会增添一道灵动的风景,也为市民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放松身心、休闲度假提供了绝佳场所。
目前栖息园博湖的野生水鸟有小白鹭、苍鹭、夜鹭、绿头鸭、黑翅长脚鹬、长嘴剑鸻等。下面结合照片认识一下这些被誉为“自然界最精彩的生命,长空自由的精灵,具有秀丽神奇身姿”的水鸟们:
小白鹭,鹳形目鹭科白鹭属水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属分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大白鹭体长约90cm;中白鹭嘴黄色,末端黑色或褐色,趾黑色。栖息园博湖的是小白鹭,嘴黑色,趾黄色,喜群栖,觅食时,常脚探入水中搅动,捕食被惊吓的鱼类。
苍鹭(俗名长脖老等、老等、灰鹳、青庄),是鹳形目鹭科鹭属的一种大型水鸟,中国三有(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保护鸟类,体态优美,捕食鱼虾。性情寂静而有耐力,能站立数小时等候食物,故有“长脖老等”之称。在园博湖初识苍鹭是六月中旬,是一只孤独的雄鸟,而在月底雄鸟身旁已经多了个“她”,成双成对了。
夜鹭(俗名黑哇、水洼子、灰洼子),鹳形目鹭科夜鹭属水鸟,中国三有保护鸟类。常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身体呈驼背状。主要以鱼、蛀、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目前栖息园博湖的是夜鹭亚成鸟(个体发育过程中幼体鸟),但已长出一根白色丝状饰羽,正向成鸟转化。
绿头鸭,又名大头绿(雄)、蒲鸭(雌),雁形目鸭科鸭属中型游禽,大型鸭类,为家鸭的野型,中国三有保护鸟类。绿头鸭主要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美国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绿头鸭具有控制大脑部分保持睡眠、部分保持清醒状态的习性,即半睡半醒的习性。六月中旬绿头鸭夫妇还未添丁,月底却发现雌鸭已经带着六只鸭宝宝在湖里自由自在地巡游了。
斑嘴鸭,别名花嘴鸭、谷鸭、黄嘴尖鸭、火燎鸭等,雁形目鸭科鸭属中型游禽,大型鸭类,中国三有保护鸟类。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黑翅长脚鹬(yù)(又名红腿娘子、高跷鸻),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水鸟,中国三有保护鸟类,主要以软体动物、虾、小鱼、甲壳类、昆虫、蝌蚪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体态优美,但性胆小而机警,当有干扰者接近时,常不断点头示威,然后飞走。
长嘴剑鸻(héng),鹳形目鸻科鸻属水鸟,中国三有保护鸟类,叫声响亮清晰,发出双音节笛音piwee,喜河边及沿海滩涂的多砾石地带,主食蠕虫、昆虫、螺类和甲壳类。发现长嘴剑鸻是被它piwee..
piwee的鸣叫所吸引,但由于体型娇小(约20厘米),几经在菖蒲丛中找寻才发现了它。
友情提示:观鸟是为了爱鸟、护鸟、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