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激情世界杯 |
决赛有了一个美妙的开始,天使的祝福给齐达内带来了好运。上半时第5分钟,法国队马卢达突入禁区被马特拉齐放倒,主裁判果断吹罚点球,齐达内冷静操刀居然射出一记角度极刁“勺子”,皮球骗过布冯击中横梁弹入门。在世界杯决赛这样的场合,只有象齐达内这样的大师,才敢以这样妖魔的方式,射进点球。
齐达内的好运还在继续,下半时13分钟法国再度赢得良机,萨尼奥尔的右路传中准确找到了齐达内的头顶,插入禁区的齐达内光头一甩头球直飞球门而去,布冯反应奇快后仰鱼跃单掌将球打出底线之外,这次精彩扑救力保意大利球门不失。
以后的比赛,成了法国芭蕾的表演,成了老妖们、小妖们的表演舞台,妖魔化的法国队在齐达内的统领下,尽兴的跳着精致而高雅的芭蕾,控制者场上的节奏,控制着比赛。让我们看看两队的数据:意大利进攻传球成功率仅为57.2%,比法国差了13.4个百分点,射门之比为13比7,射正球门5比1,角球7比5。频频的失误让意大利尤其是到了下半时几乎攻不到前场,托蒂在马克莱莱和维埃拉双重阴影的笼罩下形同蒸发,佩罗塔如前几场一样错误频频,到他60分钟下场时,竟然只完成了4次成功传球!托尼在前场频频倒地,似乎赚任意球的欲望要大于拿球的欲望,在皮耶罗、德罗西上场后,意大利的进攻仍然没有起色,进入加时赛,意大利人越来越走向了黑暗,法国的优势逐渐显露,大力神似乎近在咫尺。然而也就在这时天使带来的好远,逐渐远离了法国,远离了齐达内。
第106分钟,亨利腿部肌肉拉伤下场,之后魔鬼降临了。
第109分钟,马特拉齐后场盯防齐达内,两人似乎发生口角,齐达内丧失了冷静,一头撞在马特拉济的胸前,将对方撞翻在地。
是什么让齐达内这样一个头脑极冷静、理智、内向、优雅、内敛、甚至有点冷酷的一代大师;一个经历过无数大赛考验、经验老辣的老妖,在这一刻被马特拉齐的言语激怒而完全丧失了理智。这本是齐达内统领的法国队表现惊异的一届世界杯,这本是齐达内发挥的极为出色的一场比赛,以这样的表现,如果法国夺冠,齐达内将登上第三代球王的宝座。
可这一切都在那一瞬间齐达内用自己标志性的闪亮的秃头,诡异的一撞撞飞了。这个闪亮的秃头曾经在1998年诡异的顶入两粒精彩的进球,圆了法国的世界杯之梦。一代就要坐上宝座的球王,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自己最后一届的世界杯、告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令人痛心和惋惜。
或许就像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格罗索:八分之一决赛击败澳大利亚队的诡异的摔倒;半决赛对德国队加时赛快要结束的时候,用一脚美妙诡异的弧线球,把东道主淘汰出局;今天又在决赛中攻入制胜点球,成就了意大利,一个28年的手下败将,四夺世界杯的辉煌。…..这一刻灵魂附体,….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齐达内在这一瞬间天使远离了他,被魔鬼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另一个人――魔鬼控制了他闪亮的头,诡异的一撞,一代天骄、第三代球王、足球芭蕾舞的大师,可以堪比贝利和马拉多纳的宗师,悲伤的谢幕,悲情的齐达内,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遗憾的告别了足坛。
或许齐达内与马拉多纳一样本就是天使和魔鬼灵魂附体的产物,只是他内向的性格,在魔鬼灵魂附体时,爆发的更为激烈,走的更加遥远,性格决定命运。
送别一代宗师,我们会记得你做为天使的辉煌,也同样会记住你魔鬼灵魂附体时的黯淡与无奈。
再见!齐达内!
德国世界杯,因为有意大利而激情,有法国而惊异。决赛因为有意大利和法国而有期待,本以为这是一场意大利歌剧和法国芭蕾的同台演出,激情与艺术完美演绎的决赛。没想到意大利歌剧没有唱出《多么快乐的一天》里的高音C,却唱出了脏口。法国芭蕾跳的很精彩,本可以跳到最后,但一瞬间被魔鬼灵魂附体的齐达内忘却了用脚继续高雅的芭蕾,诡异的一头撞出了场,结局彻底改变了。意大利赢了,成就了四夺世界杯的辉煌,意大利人完成了“电话门”丑闻后拯救意大利足球的使命,意大利人拥有了“多么快乐的一天”。但在法国芭蕾面前,意大利激情丧失,赢得丑陋,而法国输给了魔鬼。
没有激情、没有艺术,德国世界杯决赛这场大戏没有演绎一点完美的足球。或许足球就是这样,从没完美过,也正因为不完美,足球才魅力无穷。场上22个不完美的球员和3个不完美的裁判;场下2个不完美的教练,他们的缺陷和瑕疵,决定了比赛的不确定性,铸就了足球是圆的这一伟大的理论。
德国世界杯落下了帷幕,世界杯就这样结束,足球还要圆下去,挥别德国,期待四年之后的圆,期待更多的天使与魔鬼。而我依然热爱世界杯。
再见!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