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全职妈妈随笔/感悟育儿/亲子育儿 |
分类: 【妍途有女】 |
午睡起来,女儿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竟然高烧到39.9度,开始伴有有几声咳嗽,眼睛肿肿的,小脸蛋红仆仆的,弱弱的叫了我一声,妈妈。然后就躺在我怀里,搂得我紧紧的,奄奄的样子,让我心疼不已。想起上午还精神抖擞的到处乱窜,怎么才一会儿的功夫就病成这样了,赶紧打了个电话给孩子爸,他也很惊讶可是总是会很冷静,安慰了我一阵,我在爸爸这获得了想要的踏实,让我稍微淡定了下来。
一直以来,育儿生涯中,我已经在亲身的经历和磨练中掌握了孩子的生活习性,包括吃喝拉撒和疾病,可是,我仍然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一来就很猛的生病症状,如果孩子表现得极度不舒服,会让我不得不放弃,值得妈妈崇尚的自然疗法,即是,多喝水,多休息,多到户外晒太阳,不吃药。
在香港,孩子只要有一点头疼脑热,伤风感冒,全家以爷爷奶奶为首,就已经视之为很大的事情了,如果你不是第一时间去看病,他们会觉得你是,节俭,省钱,小气和对孩子的折磨。为此,我费尽口舌,耐心解释,甚至拿出有力的书本证据,告诉他们,吃药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是药就会三分毒,而不是为了节俭省钱,我是孩子的母亲,我只想孩子以最好的方式来面对疾病。而最终的结果是,我无法战胜对他们影像深远的看病理论,和极度倚赖的抗生素疗法。因此,我宣布失败,我让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得不已经多次的用到抗生素,不得不在奶奶的关怀下,动不动就穿很多的衣服,老人家从来不怕孩子热,只一味的担心孩子会冷。有时,真是会争论到精疲力尽,面红耳赤,没有输赢,没有妥协,下一次再重复再继续。
转眼间,宝贝已经19个月了,稍微遇上转季或天气转凉宝贝就很容易生病,遇上流感肆虐,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还越不敢去了。妈妈为此担心劳累外加守在床前了无数次,这就是很明显的抵抗力差造成的,和奶奶长期坚持和主张衣服要多穿的错误理论完全可以相提并论。我的妈妈呀,什么时候,我的孩子身体变得这么的虚弱啊,隔三差五的伤风感冒都成家常便饭了,这么温暖的冬天,老太太还在叫唤冷冷冷,她冷,宝贝就得冷,妈妈呀,真要命啊,一个拼命的穿,一个拼命的脱,这反调要唱到什么时候呀。我都不敢想像,这样的体质,我的孩子怎么从温暖的香港跟我回去寒冷冬天的四川,要穿成像个粽子吗,里三层的外三层,我宁愿选择不在冬天回去了。
女儿浑身滚烫,精神也很差,怎么哄都不愿喝水,只要我抱着,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我知道,她一定是很痛苦,这样的状况是我最害怕也是最担心的。于是,我毫不忧郁的打去了最近一家私家诊所约好了见医生的时间,匆匆忙忙的帮孩子穿好衣服就出门了。
想到最近才在花妈妈的不老阁看了一篇关于[感冒不吃药-----介绍下加拿大儿童感冒了怎么办]的文章,真是羡慕花妈妈家两宝贝的身体质素啊,花朵们从来不穿秋裤,即便是下雪天,也是一条单裤。大花朵更是厉害,冬天都是一件短袖体恤,外面一件双层外套就走着上学去了。从来都不穿毛衣,羽绒服,棉袄什么的。天哪,这该是做妈妈最值得欣慰的吧,做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身体棒棒的,吃啥都香,活力十足啊。花妈妈也提出了慎用抗生素的问题,不可以随便用抗生素,用多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差了。这点我是非常的认可。可是每次在香港看医生,他们特别仔细的询问和探症,令到我都只能乖乖的听医生的建议,印象中,我只主张的提出过一次不想用抗生素,那一次,孩子的病情的确是加重了,不得不第二次复诊,仍然用了抗生素。以后,我在医生开药的同时,都会质疑的多问一句,这样的情况是要用到抗生素吗,一定要吗,香港的医生都是用相当肯定的态度回答我。就这样,我在这个问题面前不断的徘徊和举棋不定。又不断的就范。
当然,这次的病毒感染引发喉咙发炎导致高烧,很可能也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的原因,不能排除是被正在感冒高烧的隔壁小哥哥给传染上的,其实上午也就是几分钟的接触而已,而且还有大概一米的距离,可恶的病毒真是可怕,这样也能不幸的感染。所以,这一次也还是逃不过用抗生素的问题,医生嘱咐要用完一个疗程五天,孩子终于在反复发烧后恢复到了正常体温,三天后我就停止了抗生素。但还是坚持不断的给孩子多喝水,一定要是白开水,孩子的病情明显好转,精神一好,我就带女儿去公园晒太阳,散步,户外活动,和她一起嬉戏,随时注意她的冷热,及时添加和脱去衣服,不敢怠慢。
这一次,我没有跟婆婆说孩子是病毒感染,一看老太太在摸宝贝的手啊,额头啊,就知道,她又要开腔说,孩子冷了,我只好反复强调,冷热是不能用手的温度来判断的,这话婆婆不爱听。我只好说是医生说,孩子是热伤风,热坏的。婆婆虽然不服气,但是在孩子爸的积极配合下,也总算是没有再给孩子添加厚厚的衣服。天啦,香港的温度,那几天的白天可是在25摄氏度以上呀。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作为一个妈妈,我只是想保护我的孩子,别无针对。终于在有一天,整天都没有听到孩子咳嗽一声了,我这才算是真正的放心了。做妈妈有时真的很难,孩子病了,就更难,遇上婆婆再加插的错误育儿理论,就更难上加难。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