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派三叔
南派三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31
  • 关注人气:222,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漠苍狼 蒙古篇 七,一个死人

(2009-04-29 09:54:22)
标签:

大漠苍狼

南派三叔

文化

分类: 大漠苍狼-绝地勘探

一个死人

 

副班长也脱了衣服跳入了水中,三个人再度潜水了下去,水面搅动起来,王四川是个急性子,也脱了衣服露出一身黑膘想下去帮忙,给我扯住了,三个人足够了,再下去一个大块头,肯定帮倒忙。

  

水下动静很大,牵动的铁丝网都扯的我们的船晃动,我趴在上面尽量保持船的平衡,很快副班长就浮了上来,手里拖着一条青色的东西,接着另两个战士也浮了起来,三个人一用力一抖水花,一个麻袋一样的东西一下子从水里给抬了出来。因为他们离我们艇的位置近,这东西直接就给翻到我们的艇上。

  

我们给吓了一跳,一开始都以为真的是个死人,等仔细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就是一个的腐烂的青黑色麻袋,上面给铁丝网割破了好几道口子,里面全是铁锈的铁丝,里面的铁丝撑起麻袋,很像一个僵硬的人,大概因为就是这样看错了。麻袋非常恶心,一摸一手的锈水,一看就知道在水里泡了很多年了。而且重量极沉,一放上来,艇尾都翘了起来。

 

陈落户胆小,当即吓的往后缩,差点就缩到艇外面去了,王四川忙去拉住他。那三个人气喘吁吁的爬回艇上,副班长皱起眉头看了看麻袋,就给了手下两个战士一人一个头嘣,骂到:什么眼神?死人,你家死人是这个样子?

  

两个战士也不好意思,吐了吐舌头。接着又被赶下去剪铁丝网。那副班长显然感觉有点不露脸,对我们解释道:两个新兵蛋子,胆子小。

  

其实我们也给吓的够呛,刚才“嘣”的一下那东西给扔到我们艇里,非常吓人了,我现在想想,都有点感觉这几个兵可能是看我们这种技术兵不顺眼,在整我们。

  

王四川用手电照了照那麻袋,就问我:这些是不是日本人留下的东西?

  

我说显然是,我还认得这种麻袋,叫做缓冲包,是爆破的时候,用来当临时掩护用的,以前这麻袋里肯定还有黄沙,现在给水冲的一点也不剩下了。这一袋子可能是当年运送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的。看样子小日本在里头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爆破。

  

众人都觉得有道理,我正打算继续解释,突然王四川就给把我打断了,他不知道看到了什么,扯起那个腐烂的麻袋,对我道:“不对,老吴,这真的是个死人。”

 

说着他撕开已经酥软的好比腐烂的棉絮一样的麻袋,我们看到,里面缠绕的铁丝之间,束缚着一具骸骨,铁丝紧紧缠绕在骸骨上面,将他的身体卷成一个茧,那骸骨显然死前经历过一番剧烈的挣扎,所以整个麻袋才会呈现出那奇怪的样子。

 

尸体已经半白骨化,这个人几乎瘦的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腐烂,所以到了现在,铁丝还是缠绕的非常紧。而在看到尸体那张极度痛苦扭曲的脸孔时,我们都感觉到一阵战簌。

 

时隔四十多年,当时的情形我还历历在目,这是真真正正的事情,我一点儿也没有夸张,我确实在那个洞里,看到这样一具尸体,那种头皮发寒的感觉,我到现在还无法忘记,而没有亲眼见到的人则根本无法理解那种景象,日本人竟然能够想出把中国人活活的当作爆破的缓冲包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我们沉默了很久,王四川在我们中是最热血的,脸色沉的比包公还黑。

 

因为这个经历,十年之后中日建交的时候,在北京他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在北京某个著名的广场,他在日本国旗下拉了泡屎,可惜拉的太慢,还有半截在屁股里的时候给卫兵架走了,为了这事情他给单位除名,连退休工资都减半了,这也是真事儿,不过大家别学,不值得。

 

当时的气氛一下子就给这尸体搞的很严肃,那两个小兵剪断铁丝网后趴上来,看我们的表情,都不知道我们吃错了什么药,莫名其妙,后来,我们把尸体推回水里,才继续出发。

 

后面的水路就一路无话,开玩笑也觉得不合适,我们为了转移注意力,都把目光投向一边的岩壁。

 

随着我们地势的越来越低,洞里的地质构造也开始变化,越来越显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来,石灰岩水溶洞的特点开始替代构造洞的特点,开始出现石瀑布和渗水现象,我们都带上的雨蓬帽。

 

但从表面证据看,现在很难说这里的溶洞体系早于地质构造洞的产生,还是相反的情况,地质构造洞的年龄一般是在亿年以上,而溶洞体系的年龄就在2亿到十万年不等,弹性太大,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过,一般来说普通的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大型暗河溶洞,体系犹如一个网兜,一层套一层,四通八达,无章可循,绝对没有这样一条河道让人观光一样往下走的道理,有理由相信,应该是在亿年之前这里海洋崛起高山的造山运动时候,形成这个地质构造洞系,接着暗河形成,然后暗河的冲刷这里的石灰岩,溶洞特征才开始出现。

 

而越往下走,因为渗水作用,表层的石灰岩质都给带到了洞系深处,下面的溶蚀会更加厉害。但是到了一定的深度,洞穴又会返回到原始的地质构造洞形态,因为地面的压力太大,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这些是当时我们探讨后的结果,而我们都兴趣的是,这条暗河的尽头会是哪里?如此大的水量,尽头如果没有一个地下湖的话。很难想象这些水会全部渗透进岩石的缝隙里变成地下水?

 

我们也计算了大概需要的时间,按照我们现在缓坡,不计算绕道,算绝对时间的话,我们离1。2公里深处的直线距离应该是16公里,如果不出意外,晚上按时休息的话,我们将在明天早上10点到达,当然,前提是我们走的这条岔洞是正确的,且河道没有任何的曲折,否则就是一个x,鬼知道我们会到达什么地方。

 

我们的预测在刚开始完美的被事实证明,看气压计行进到大概离地面320米的深度时,大量的溶洞特征爆发般的出现,使得地下暗河两边的岩壁变成一副让人恐惧的复杂画卷,到处都是犹如板骨一样的石瀑布和犬牙交错的石丝,暗河的顶上出现了架空的石桥,有些地方石瀑垂下来,都压到了我们的头顶,我们不得不压低身形才能过去。百万年无人目睹的景色一点一点在我们面前暴露无遗,有一种开在一只巨兽尸骨堆种的感觉,也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兴奋。

 

(在1962年国内有出版过一本小说,叫做地心游记,有人曾经建议我看过,此时我感觉就在是小说之中了。)

 

不过,很快我们的理论推导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破绽,在我们驶过一块巨大石瀑后,前面出现了一大片巨石,整个河道因为这些石头变窄,石头挡住了艇的去路,激流在这里绕过石头,而我们的橡皮艇则卡在石头缝里。

 

而等我们爬上了一块石头查看的时候,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景象,只这些后面这片石滩上,石头与石头的缝隙里,竟然堆满了刚才我们看到的那种黑色的麻袋,满眼都是,很多麻袋已经腐烂殆尽,里面的残骸呈现各种诡异的姿势,参绕在铁丝里面,那场面,简直犹如地狱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