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真”画家张国志廿年前作《天真》

(2008-03-29 11:47:03)
标签:

京台交流

文教

美术

追思

张国志

熊猫

分类: 释迦麻吉--走进台湾
DSC00541.jpg
 
     张国志先生作画取材广泛,赠画相当随意。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一直保持着“天真”的状态,所以,我很喜欢他的这幅《天真》。记得1987年夏天,在南戴河,他参加《台湾见闻录》撰写工作期间,边参访边作画。那时,“大熊猫入岛”正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为此,张先生画了不少姿态各异的大熊猫,还有寓意“心想事成”的大柿子,热情地分送给同行的朋友们。
 

    张国志 

    笔名“千石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主任。

       1952年,在台湾创办“梅雪轩”(画会),弘扬民族艺术,广收弟子,义务传授技艺,倾其所学。

          1986年,回到北京定居,痴心不改,长期义务从教。

  1989年,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与著黄均、陈大章等12名书画家到伊川杜康酒厂参观,品酒题词作画。
          1990年, 为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捐赠8幅佳作.

        1995年,在“祖国万岁”俊隆杯世界华人书画大赛,以力作《梅花》与娄师白、米南阳等九人同获金奖。

           1997年1月7日,张国志应法国艺术家协会、巴黎艺术家协会和巴黎市文化交流协会邀请,携百幅国画精品,在巴黎艺术家协会展厅举办的260余位法国画家的大联展上,独展7幅国画,并同时在巴黎市文化交流协会和巴黎艺术家之家展厅举办个人画展。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席德茂夫人对其《双虎图》、《松荫观瀑图》等画评价说:“张先生在充分发挥中国画传统技艺的同时,巧妙、自然地将西方油画艺术的透视法融入其中,其艺术风格显得与众不同。”

 

    #######   #######   #######  

   ?年9月28日上午,民革党员、台归人士张国志画展在北京国子监首都博物馆孔庙内举行。
   张国志先生是台湾的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学会"会员。他年轻时曾求教于艺术大师台湾师大艺术系主任黄君壁及马白水、林圣扬、赵春翔、阚明德等教授学习国画、西画、素描、水彩、雕塑,1952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尊重绘画宝库中的传统技法,但又不拘一格,广采博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曾在台湾、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台湾百家名入画展、东南亚各地文化交流展出,深受各界人士好评。
   张先生1986年回大陆定居,关心祖国建设及社会福利事业,先后挥洒丹青捐赠“亚运会”、“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儿童福利基金会”、“红十字会”等单位,多次获得荣誉奖状。
   这次画展展出张国志先生在台湾居住时所绘的早期作品150幅。

  #######  ####### ####### 

   在北京市民革1700多名党员中,有“三胞”关系的党员有近千人,其中台属有600多人,在社联人士中还有台属近百人。另外还有定居台胞18人。据统计,80%以上台胞、台属都直接或间接地和台湾亲人取得了联系。自1987年11月台湾开放探亲以来(本博注:截至2001年),市委共接待了来京探亲、旅游、访问的台胞近500人次(不包括党员个人或民革中央接待的数字。)几年来,民革市委党员赴台探亲、奔丧24人次,有3人在台定居。在民革近年发展的新党员中,85%以上有“三胞”关系,进一步加强了民革在促进祖国统一方面的作用。

 

    在民革市委党员中,还有18位回来定居的台胞,且多为知名人士,如贾似曾、王锡爵、黄植诚、李大维、鲁湘生、张国志等。他们在京的工作生活,海外特别是台湾非常关注,台湾报纸经常刊登他们在京的消息。因此,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广大台胞是有影响的。如:定居台胞张国志先生是位画家,只身一人在台湾40年,1986年回大陆定居。由于右眼残疾,晚年生活遇到许多困难,去年他与一位离休干部准备结婚时,我们为他的婚后生活和住房问题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同时还为他在民革市委会大厅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市台办老主任陈斌发为新人主婚,定居台胞王锡爵任证婚人,鲁湘生主持婚礼,大厅前方悬挂着“两岸共婵娟,人间重晚晴”的巨大横幅,牵动着多少来宾对台湾亲人的思念,在台胞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市委还为定居台胞的住房问题,工作安排问题,生活问题等多方奔走联系,有些已经得到解决,有些正在解决,温暖了定居台胞的心,扩大了影响,使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具体体现。

   (摘自:《发挥民革优势做好祖统工作》,作者:民革北京市委会联络处、宣传处,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