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喧嚣拥挤的都市寻找<<远去的村庄>>

(2006-08-23 23:17:29)
分类: 乐无界

   这是雨果唱片公司为CD发烧友奉献的一张精致大碟。音质自然流畅,情节丰富,乐器质感清晰,定位分明。也是刘星先生走过漫长的六年音乐思路后,从自我情绪音乐设计走向纯民族自然音乐关怀的至纯表达。在自我表达刘星的音乐境界里,终于出现了这张极具感性色彩的《远去的村庄》却是生活的化境和乡野的呢喃。于是,当我潜心默读这张天碟时,我知道我们生活的都市不可以没有这样的音乐。

 在喧嚣拥挤的都市寻找<<远去的村庄>>

  《远去的村庄》最早创作源于上海电视台在山西鸡子坡拍摄纪录片“远去的村庄”过程中灵感而发。正如整张CD中“刘星的话”所言鸡子坡的经历:这是一个千年小村庄,清晨起来,顺着屋后的小路走到山坡边,找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蹲下,看着远处的农民耕作,四周静得可以听见空气在呼吸;偶尔会有两声鸟叫传来,小风柔和地从下面滑过,细小的草枝轻轻的搔弄着肌肤,真是巨爽无比。原来寂静的感受也会如此强烈。其实,城市里喧嚣拥挤的物质生活,与鸡子坡平静空旷的自然生活,都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但其中却包含着得与失的关系,看着渐渐消失的村庄,真的不知是祸还是福了。

 

     第一章节:“漫步的羊儿”阐述了一种人类生存的概念。由中阮乐曲三个声部形成对答。通过对人类生存居留鸡子坡的形象化描述,将山涧漫步的羊儿,劳作者的唠叨,交流,压制以及情感的沟通,探询;勾勒了一觅无余,形成将漫步羊儿的乡野情趣和拟人化的中阮乐器的发挥完全融化到音乐欣赏的层次上来。 
      第二章节:“漂流的小舟”是14章节中我最喜欢的一节乐章。整段乐曲明快,透灵,及富感性色彩。乐曲开始采用竹笛轻快铺展开来,犹如一叶小舟顺山涧徐徐漂流。尔后在悠然古琴声中,小舟沿着故事的河道轻盈飘远,荡涤尽人类污浊的心情。竹笛空灵悠远的演绎,仿佛在述说远古孤旅者起点和终点的沧桑;于是,当飘零的小舟隐没在我们的视野,沧桑随精神的家园翩然而至;于是,孔夫子的感慨便延续了千年的许诺:逝者如斯!
     第三章节:“远去的村庄”是整张CD的主打曲。刘星的中阮演奏和戴树红的排箫相得益彰,流露出纯自然音色。从音域背景中,不难看出刘星在作音乐中追求的民族性体现相当得体,不带有一丝一毫的浮躁和媚俗。品味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的画面:鸡子坡的老员头蹲在山丘眺望远处,微张着嘴,露出仅剩的一颗牙齿,从清晨到中午,从下午到黄昏,最后变成一个剪影。从自然而生,随自然而去。唯有那一袋旱烟的烟雾,弥漫轻袅。散漫鸡子坡贫瘠千年的土地。这就是我父老居留的村庄,衰退且远去的村庄。


     每年秋天,鸡子坡的老员头会带领全家打柿子,这是全家一大乐事,短暂的收获老员头露出难得的开怀大笑。这是第四乐章“秋天打柿子”带来的音乐氛围。整首乐曲简洁明朗,轻快淋漓;让人置身于大自然里陶醉。在鸟语叶落中,音符跳跃有序,妙趣横生。播放时间仅2:40,为整张CD最短。
     也许生来就不会拒绝痛苦,所以它们纷至沓来。刘星的第五章节“不惑境界”如呓语在轻诉,在沉睡里唤醒不惑的心灵。刘星低沉的男声,突兀而起的中阮,康加鼓的跳跃,刮纸皮箱的沙唖声让不惑境界的生灵怎样渡过这一个情感汹涌的世界。你驻足聆听吧!
     第六章节“看海的老人”展现了夕阳西下一位老人观海的景致。整曲乐章起伏跌荡,在荡漾的海水中,天已蔚蓝,而沧桑却老,老人的双眼在期盼着那一次生命的涅盘。弦乐奏响时,箫声渐渐远去。这是一曲与整张《远去的村庄》相关较少,却涉及自然界的污染,衰退,及反思人类生存空间的故事,内涵深刻。刘星在谈乐曲创作感受时写道:99年2月经港参加研讨会,驱车往流浮山,在靠海一座庙前,观看全港最美日落景致……。不经意间将焦点落在一位看海老人,他已坐了好久了,一动也不动?走近想和他聊几句,接近时却不敢开口了,他只有一条腿,已坐了很长的时间,我们的眼神也像他一样落在海的尽头。
      第七,八章节“中阮”,“古琴”都是单乐器演奏。整个乐曲的蕴涵量并不单薄,在平淡的演绎中中阮的声区富有哲理色彩,古琴的亲和力表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韵味。听这两首乐曲,思绪飘然,仿佛进入云端与吴刚对酒当歌,与嫦娥同诉千年的寂寞;醒来,风不再起,远去的村庄面貌依旧,贫瘠依然。于是,当都市的灯红酒绿,醉生梦死无所依赖时,恍惚间,你听到远去的村庄里传来古琴的诉说,中阮的律动,如闻天籁。原来生衍的岁月也可以如此纯净无暇。 

     MIDI是Musical Intrument Data Interface英文缩写:意思是“乐器数字接口”电子音乐制式。第九章节“MIDI”是这张CD中最具现代色彩的制作。灵感深刻而不颓废,感觉从容而不模糊;整首乐曲如穿越乡野的季候风,充斥一股温馨的怀念。应该说《无字天碟》的巢穴中又多了一份禅悟的音乐。 
      第十—十三章节“童年记忆”记载了少年的疯狂,短暂的童稚,以及少年的裸浴。记忆里童年的日子如一粒尘埃,随风而动,御风而行。此乐曲有3个小节组成,充满童趣。雨果唱片公司的总监易有伍的口哨声诙谐轻快,夹杂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展现了老易多才多艺的文化造诣。整首乐曲表露少年的嘻闹声,犹如一幅黄昏夕阳西下的田园的风光,令人陶醉。随后排箫声起,带你回到远古的乡村,从此,童年的记忆随风而逝,恋情依旧。 
     第十四章节“树”是整张CD的收尾。具备了前瞻性。乐曲在大自然如旷野里的一棵树,在迎接朝阳升起。玉树临风中,琴乐和横箫冉冉而至,女声低徊的哼唱徐徐飘起,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心翻腾而情如止水。刘星的月琴内涵稳健。歌手张杏月如在水一方的伊人,翩翩归来。整首“树”精巧至极,堪称精品。听“树”让想到《一意孤行》中的“闲云孤鹤”前者让人回味,后者让人追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长的经验
后一篇:炎热的午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