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的体质不适合踢足球吗?”
为什么韩国人踢进了世界杯的四强?白人以为希丁克带出“跑不死”的韩国人吃了兴奋剂……
“亚洲人的体质不适合田径吗?”
刘翔怎么能超越美国偶像呢?专家说:亚洲人的体质是不适合田径的,当我们的刘翔冲破以后,马上就有人来查他的兴奋剂。
怎么可能?你们亚洲体质怎么可以像我们欧美人一样的跑,你们是吃草的,怎么能与吃肉的人一起跑?不公平!要查尿,一定有兴奋剂!
“亚洲人的体质不适合打篮球吗?”
姚明刚到美国时,打得很难看,面对强手他不敢扣篮,为什么呢?因为是师傅呀,怎么能扣师傅的篮呢?
后来美国人说,你是姚明,你不代表中国,也不代表你自己,你就代表我们队,就要把他打败。
当姚明心理障碍被突破以后,在高大的美国人面前敢扣篮时,他变成了中国人的神。以前我们好像没有见过中国人扣篮,自从姚明扣篮以后,我突然发现中国人会扣篮的人一下多了,是中国人长高了吗?不是,是中国人的心长高了。
在畅销书《团队激励—看足球学成功》一书中,希丁克把韩国人的奴性、弱者心态消掉了。
希丁克不断给球员们植入“你可以做到”的自信心,反复说球员们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球技”,反复让每一个人体验“我是最棒的!”的心理暗示,从而大大提高了球队及每一个人的士气。
希丁克的足球训练相比以前的韩国队主教练车范根、许丁茂,技术上没什么太大变化。但是他读懂了球员们的心,使球员们能够真正发挥长处,并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训练。
比如:吃早餐时,球员们的心情不太好,他就会用有趣的方式计划训练,或是干脆当日就不进行训练了……这种方式给那些在单一、强制训练模式中长大的韩国球员,带来了新鲜的刺激。同时也使球员们对主教练产生了信任感和亲和力。
比赛归根结底是自信心的比赛。
一个人那怕只有60%的技能,只要充满自信,也可能发挥出100%以上的力量。虽然比赛的变数很多,但最终会因为士气高昂,产生奇迹般的胜利。
球员们高昂的士气不是单纯的盲目拼搏。高昂的士气及“精神力”包括了:“体力+技术+战术+自信心+创造力。”
而在“五大力量”中,最重要的是要对竞争有“自信”,这才是根本。
没有自信,就是在比赛前就已经泄气了。韩国球员们在过去的世界杯中,连自己的实力都没发挥出来,就结束比赛了,也是这个原因。
2002年世界杯上,韩国队之所以能达成并超过16强的目标,其根本原因,也因为有了“精神力”!
为什么亚洲人老是拿不到世界杯?当把奴性打破,把弱者心态打破时,中国人就开始与世界杯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