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民间流动图书馆待了两个小时。
接待了二十一位读者。
赠送18本书。
结识五个来清华大学短期学习的香港大学生。
我给他们每人推荐赠送了一本书。
他们用香港味普通话跟我又说又笑。
我相当满足。
书与爱又传到香港了。
读者留言本有两段话我抄在了本子上。
一段:没想到这小小的图书馆竟有如此巨大的梦想,也许个人的能力无法改变国人读书的习惯,但这星星之火一定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读书。
另一段:读一本书,做一个好人,喜欢这个老旧的胡同深处由于这个“民间流动图书馆”而保留的老北京的书香气息和历史韵味,想说,这样子,才是我所喜欢的北京。
带着这份感动的力量,我走出民间流动图书馆。
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我需要每个月至少找出一天时间从早晨九点开馆到18点闭馆全天待在图书馆里做一个图书管理员,馆长值班日,必须尽快落实。
在图书馆里的感觉是最好的感觉,看到那么多读者来馆选书带书无比开心无比感激地笑着远去,我觉得天下最幸福的工作就是“民间流动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等我没有智慧和能量干更多有意义有影响事情的时候,我想回图书馆来做一个管理员,应该是我最美的归宿。
从民间流动图书馆走出不到一刻钟就来到白领小资们扎堆喜欢的五道营胡同,一进胡同,就看到路边几个装扮精致的姑娘围坐在一起打扑克,抽着烟,喝着酒,说着粗话,喊着嗓子,我在心里想,谁娶了这些女孩,谁的一生还能干出什么成绩,不是喝死了,就是玩废了。谁有了这样的女儿,多操多少心?谁聘了这样的员工,多不幸?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我离谱了,抽个烟,喝点酒,打打牌,多正常的周末生活,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用得着这么说人家吗,你是不是老了?
其实,不是我老了,是你老了,年年轻轻干的却净是老年人在干的事,午后,找一个阴凉地打打牌侃侃山不都是退休者的标准生活样式吗?晃晃悠悠中你都成了一个“少老人”了,你一定被真实吓了一大跳吧?
你可以说你是美少女你青春无敌,其实,你有多傻,就你自己不知道,你今天在这里看似得意洋洋,翘着二郎腿,好像谁都瞧不起,却不知道明天后天,你的日子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一个人哭泣的时候,会怎么想曾经的年少无知呢?
往前走,透过玻璃窗,表情很白领很小资的人一群群地坐在一起,聊天,喝咖啡,吃饭,打牌,看着他们几乎模板式的安逸舒缓骄傲的表情,我低头笑了,光说我有希望,与这一屋屋都是在可劲浪费人生宝贵时光的年轻人相比,我这个单调单纯的“读书人”怎么可能不超越他们,怎么可能不成功?
越看书越觉得自己看书太少,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懂得的太浅。
越学越害怕。
越赠书越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不懂得阅读的价值,不知道读书可以轻松改变你的现状,改变你的命运,可以让你找到工作,升高职,涨工资?
越看年轻人,越觉得我的文章什么时候能让所有的年轻人都看到,哪怕他们听进我的一句话,是不是也能促动他们清明一点呢?
你们都很有个性,都了不起,都不含糊,我当然知道,但,就算是我杞人忧天,我还是想给你一个建议:不管你每月收入多少,一定要拿出收入的10%来买书。买了书,读完它。坚持一年,坚持两年,一直坚持下去,你就一定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美丽人生。
你不要聪明地奇怪地问我:为什么呢?
不要问我看书的好处真得有那么大吗?
不要嗤之以鼻。
不要说什么“你这个说法好酷啊,可以试试啊”,说完照样把工资的百分之百全用在了吃喝玩乐上。
你知道我只能提供建议,无法提供行为。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你不觉得已经越来越没有人建议你多读点书了吗?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人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