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三十,我就看了几眼春晚,相比第二晚黑龙江台的晚会,真唱后的央视春晚很不给力。
今年回家,“人生就是一个惊喜接着下一个惊喜”的格言彻底变成一句空话。生活有时候比影视作品中的悲剧要残酷太多。
我一直自以为熟悉的农村和农村人,全都因为一个字变了心肠——钱。
为了钱,有村人和同居一处数十年的邻居大打出手。
为了钱,有村人开起了台球室、麻将馆,供人闲时和忙时都能消遣。
为了钱,有村人远走河北,搞物料运输谋生。
为了钱,有村人携妻带子,在天堂之地经营赌场牟利。
为了钱,有村人专事炒农货,干起了囤积居奇的买卖。就是火候不到,还在赔钱买经验阶段。
为了钱,有村人投奔大城市的亲戚,以倒卖机票赚钱。
为了钱,有村人买进各式轿车,互相抢活干起了黑车生意。
为了钱,有村人父子抛却和谐故往,老怕小,小欺老,媳玩公,媳压老,“有了媳妇忘了娘”成为普遍现象。
区区一个“钱”字,让各式村人颜面尽失。“有钱才是爹,有钱就是爹。”在村里成为真理。
相比“办春晚给谁看,谁是春晚真专家”这类不痛不痒的口水之争来说,讲求实际利益的农村人,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极度空虚。
春晚是什么?不过是一桌大年夜的调味大餐,你吃或不吃,它都在那儿。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条大路,你走或不走,你的身后都会留下一行脚印儿。甭管下没下雪。
钱是什么?钱不过是一种货币工具,在物物交换不方便的情况下被人们拿来当作一种介质,一种在VISA卡应用全面普及后就可能被完全淘汰的玩意儿。
可是今天,我们太缺钱!钱也越来越不值钱。比如作为农村人,种地买化肥种子农药柴油需要钱,看病养老供孩子上学需要大钱,娶媳妇生孩子做生意拉关系需要活钱,尤其是在村人普遍有了点钱之后,好面子的农村人的各种礼金行情大涨——“下奶”100起,结婚100起,上梁100起,春节看老丈人250起。
去年一年,俺们那个村的60岁左右的老人中,患大病的人数倍增。一年下来,脑溢血、脑梗患者近10位,每户有此类病号的村人都为治病至少新增开销5000块以上,基本占其家庭年收入的1/10到1/5。
镇子里开始不断盖起居民楼。据说,这些年,镇政府所在地的地价、房价翻番似地猛涨。随着有点能力的镇里原住民都搬到市里,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开始住进镇里,卖菜,卖服装,卖地砖,开出租车,卖彩票,开工厂,搞批发零售,修理农机具,开饭店歌厅……在村里人用集体性的辛苦劳动换来小镇一片繁荣景象的同时,也把全镇每家每户的年度生活成本提升了数倍。比如,以前在镇里请客吃饭一桌下来也就一两百块,如今,没有四五百块现大洋您都甭想在这里吃到什么“硬菜”。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相比有人对当前社会上某些假专家的恨之入骨——听说是因为其亡父就是被假房产专家害死——因选错房产地段而在病发时被堵在去往医院的路上而身亡。一直特喜欢并真正能从心里理解赵本山小品的本质内涵的农村人这一次更喜欢他了——赵本山老师这一次在小品中反映的农村老头互相“抢老伴”现象其实是很多农村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有钱了、有闲了之后,是个人,就总要干点啥吧?
别以为农村人就不懂情人节,其实,恰恰正是中国的农村人比老外要早上数千年就发明了情人节。
去年,赵老师通过他的春晚小品告诉他的广大农村“山粉”:为了挣钱,春晚小品也可以植入广告!
今年,赵老师则要通过这个顺便呼吁改善农村教育的小品告诉大家:有钱了,咱村里人也该玩点高雅的了——抢抢别人的老婆玩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