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2时15分许,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的一幢28层民宅发生严重火灾。火灾发生后,上海公安、消防、卫生、应急办等部门立即出动,赶赴现场处置,展开灭火救援工作。消防部门接警后立刻出动25个消防中队、百余辆消防车投入战斗,并紧急疏散救助附近居民百余人。
这场大火于当晚6时30分被基本扑灭。”
“11月15日晚上20时,上海胶州路余姚路上空仍是黑烟滚滚,几架喷水设备开足马力向这座28层商品房喷水,部分楼层仍有火光弥漫,燃烧时间超过了2009年北京央视大火。”
• 上海一教师公寓着火 央视大火惨案重现上海 新浪地产网 2010-11-15
16:06
• 央视大火“烧掉”10万劳务费 参建者称灾后没拿工资 凤凰网
2010-9-9 15:54 71条相同新闻>>
• 新书《幸福了吗》首发白岩松调侃“央视大火” 网易 2010-9-8 12:27
• 央视大火案:被告单位称只是过失嫌犯庭上推责 东北网 2010-9-1 11:06
• 央视大火系列案制售伪劣保温板产品案开庭 QQ
2010-8-31 15:12 17条相同新闻>>
• 央视大火保温板供应商受审无法提供产品合格证 华夏经纬
2010-8-31 14:34 71条相同新闻>>
• 央视大火案第二批被告人受审所获刑期或超前批 新浪
2010-8-31 13:49 150条相同新闻>>
• 央视大火案又曝保温板不合格 中国日报 2010-8-23
15:47
• 央视大火案工程质量监督主任庭审临时取消 中国日报 2010-8-23
15:08
• 央视大火案安监主任庭审取消 因合议庭人员患病 新浪
2010-8-23 13:49 62条相同新闻>>
• 央视大火案第二批责任人今起受审 正义网
2010-8-23 09:27 133条相同新闻>>
• 法制晚报央视大火照片获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 网易
2010-8-19 13:54 2条相同新闻>>
• 央视大火案再诉8人 公司副总指使下属作假证 青岛新闻网 2010-8-13
07:15
• 央视大火案3涉案建材企业被提起公诉 新浪 2010-8-12 16:57
• 央视新址大火案第二批责任人被公诉 共5案8人 正义网
2010-8-12 12:49 172条相同新闻>>
• 京城第一高楼金箔贴墙因9-11央视大火改设计 猫扑
2010-8-6 08:37 2条相同新闻>>
• 央视曝光楼盘突起大火 大坑挡道救援难 西部网
2010-7-19 17:16 2条相同新闻>>
• 造成央视新址大火案的烟花爆竹涉违法存放 华西都市报
2010-7-10 06:18 3条相同新闻>>
• 造成央视新址大火案的烟花爆竹涉违法存放 新华网
2010-7-9 16:38 23条相同新闻>>
• 央视大火案13名被告上诉遭驳回 激动网
2010-7-6 19:58 2条相同新闻>>”
2009年至今,中国的高楼数目正已几何级数的倍数快速增长。可是,严重火灾的隐患,也相应而来。
大伙无情,人呢?
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和设备的缺失,长达4个多小时的扑火过程本身,已经充分暴露了我们在高层建筑防火问题上的管理不到位问题的严重性。
据说,央视大火不光烧掉了几个亿,至今,北京许多六环外的公司单位搞开业庆典,也再不敢燃放鞭炮庆祝。
可是,只是这样就足够了吗?
上海静安区的民宅大火,再次教训我们:人命关天,消防重要!
我租住的这个小区,前天还搞了消防演练,如果,昨天下午着火的上海这幢楼,也搞了消防演练,是不是,至少不会“截至目前”就有42人遇难呢?
消防不是儿戏,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平安度日!
这里,也真心祝福本次严重火宅的伤者,早日康复。但愿,不要有43、44人因火殒命的消息出来。
当年,央视大火后,北京各大写字楼里,朱军等央视主持人配合消防部门录制的防火等消防知识的楼宇电视宣传,一度,被包括我在内的人视为笑柄。可是,面对这么多突然陨落的生命,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应该觉悟到一些什么啦?
珍惜生命吧!在火灾等突发灾害面前,你我他,谁都不会永远是看客。
话又说回来,面对这种严重事故,我们也不能都怪管理部门,中国人这么多,不可能什么事都被管理部门考虑到。但是,就是这个“人多”,让我们往往对生命的最起码尊重失去了应有的考量。
“既然人多,死就死几个吧。人少了,竞争变小了,咱自己的生活压力就小了。”什么火宅、地震、泥石流、雪灾、旱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可是,可是,如果,这事就摊您身上了呢?
是,人多是容易出事儿。可是,难道,我们就不能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让这种本不该有的人间惨剧,尽量少发生一点吗?
人人都为别人多考虑一点,人人都在本职工作上多尽心一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难道,不会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吗?
鲁迅先生一再讽刺过,很多中国人,习惯做“麻木的看客”——下段为百度——
鲁迅笔下的人物众多,除了阿Q,祥林嫂,润土和孔乙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着实也让人深思许久。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这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所谓看客,重点字自然在于一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中没有样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这可能就是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最突出的形象吧。
鲁迅在《示众》中有这样一段,“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大汉填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个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中间伸进脑袋去。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短短几句话,不仅有动作,还有语言描写,生动的反映了一群无知的中国百姓的特点:爱热闹,但是缺乏理性,没有人格观念,甚至连民族意识都可以抛弃掉。他们不是关心国家的命运,而是好奇。仿佛是一群要被屠宰的猪,死到临头还觉得好笑呢。
说到这儿,再让我们看看大名人阿Q。他也是当时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是如此的无知,如此的没有自尊和骨气,以至于这竟然被人戏称为精神胜利法。他的这种方法是没有选择的,也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他也是一名“出名”的看客,他看到革命党人被杀,看到白举人的秘密等。他不是一名普通的看客,但是即使他看到的是很大的秘密,然而他并不会采取明智的措施,反而被那些地主所警惕,所陷害,最后反倒落得个被看的下场。他虽然和鲁迅笔下众多看客看到的不同,但结果甚至比他们还惨,看的原因都是出于好奇,但结果都是无奈的任人宰割。这就是无知的中国人,一群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下场?
——百度结束——
我们都是中国人。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麻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