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暖如风:向北眺望——致触不到的恋人
(2009-02-13 23:10:48)
标签:
兄弟牛人文化 |
分类: 人物可学 |
这是一个福建泉州的哥们的真情流露,第一次看到,很是吃惊,朝夕相处近一年,没有读懂过他。他是一个我佩服的人,尽管年龄比我小,但是,他的文笔比我好得有千万倍。真的。做人更是。
如今在北京,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真的感情。尽管,他说,他恋的是,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3eb2d0100097z.html
她是座巨大的城,充溢着来自四面八方、心思各异的人。他们怀揣着梦想,也许更多的是无知与无知引发的好奇,涌向这里,雀跃或胆怯。三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意味着六百多万的不确定。没落与发达,陈腐与超前,自卑与骄纵,很多的无法改变,更多的难以捉摸。六年前,我经常一个人站在德外大街的过街天桥上向下看,逆着风,有时候会感觉到轻微的震颤,暗涌一般,让人觉得非常不安全。这是一个轻易就会让人丧失重心的地方,除了渺小,还是渺小。
这是一个有过去的城市,而谁没有过去呢?女人的过去是伤口,若是愿意拿给你看,便是要借这伤口来搏你怜香惜玉的一份心疼。北京的伤疤,不由分说地横在那里,足以证明一段痛彻心扉的往事。但好在愈合的伤口没有了疼痛,于是总是被轻易地跳过。她是何等聪明无情的女子,知道轻减行装,只给人看她光鲜的一面。所以你爱她,所以你不爱她,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人的北京。当世界开始试图了解她的时候,她却已经因为太多的刻意而渐渐迷失,就像一名涉事未深的女子,急于展示自己的风华,却在成熟的同时,藏起了最真实的部分。毕竟曾经万千宠爱于一身,多少年颐指气使地过来,即便她下了决心要谦卑、要迎合,仍旧一副硬铮铮的架子摆在那里,远远地看到她的亲和。走近了,才知道她的拒人千里。
我喜欢用脚步来丈量北京,以陈升的《北京一夜》为背景音,边行走边感伤。这座盛大却又寂寥的城,包容并排斥着所有爱她不爱她的人。我便也是这芸芸中的一员,每一天,都随着人潮起落,竭力让自己消失融入,安然于这种隐藏的快乐。我并非生长于斯,对北京的看法,也许与那些背着蛇皮袋蜷在地下通道里的人并无二致——没有归属感。在异乡清冷干燥的空气中闻到陌生的气息,穿行于空荡喧嚣的北三环,忽然发现自己正是在这种漂泊中长大的。
然而,每一次相逢终究还是要分离。命中注定,辗转不停。
在机场,在车站……再看一眼夕阳,再看一眼她让人沉醉的面容,在每一次向南而行的刹那,我都会想起那句词:“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
再见,北京。再见,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