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集体大逃亡”的背后(一)

(2006-08-14 13:35:37)

 

“集体大逃亡”的背后(一)

             

                  【中国企业报 2002-07-03】

 

     

    李元友/文

有人说新经济就是一个美丽的“空壳”,会时时诱惑着你;也有人说新经济就是一处充满诱惑的陷阱,在恭候你的光临。然而,当新经济的泡沫日渐被时间和现实静静地甩干,而资本的力量日益凸显其神奇的色彩时,那些高擎新经济大旗的创业者们是不是到了该重新审视自己定位的时候了。

  一家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管理软件公司,自重组以来,美满的“姻缘”一直令业内企业为之羡慕。然而,当甜美的、平静如水的“蜜月”刚刚度过,一起令整个IT业界深感震惊的消息就突然从这家企业爆发——占有公司全员人数近1/2的73名员工集体辞职。

  就在记者对此事件进行采访时,几位悉知内情(辞职和未辞职的)的人告诉记者: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冲突和管理权之争,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才双轨制”造成的悲剧性的结果,在这起事件的背后,充满了一个阴谋,“与其说是‘集体辞职’,不如说是‘集体大逃亡’”。

  “3·24”引发导火索

  2002年3月24日,星期日。本来还在清晨睡梦中的一些利玛软件经理级以上员工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所惊醒。有人通知他们当天要召开一个秘密会议,地点是华北大酒店。

  正是这根导火索,引爆了令整个行业为之震惊的新闻事件。

  在这个秘密会议上,号称北京利玛“四巨头”的秦德昌、蒋明炜、乔运华、戴宝纯等坐在会议主持人的位置上,他们同与会者共同探讨如何采取措施逼总经理张爱清“下课”和光明集团出局。

  据悉,“四巨头”都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北京利玛高管人员,又是自动化所的前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干部,他们的档案被存放在自动化所,工资则在利玛领取。他们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才双轨制”的特殊群体。

  此次会议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时而也有人情绪激动。最后,他们的话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果骨干员工集体辞职,总经理张爱清是否会“下课”;二是如果张爱清未能“下课”,他们将重新创业,东山再起是否能够成功。讨论的结果是张爱清一定会“下课”,而且他们重新创业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据有关参会的人透露,为了策划得更加稳妥,此次会议还就辞职人员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讨论和精心安排。

  4月3日,营销总监乔运华率先拉开辞职序幕,紧接着,他们各自负责的几个部门也开始“井然有序”地进行辞职。与此同时,管理层的要职中有秦、蒋二人几乎是同时请病假和休假。利玛软件一时陷入动荡不安的气氛之中。有的员工临走时,还一再向人力资源部放言:还会有多少多少人要辞职;两至三个月内他们会再次回到利玛软件接管北京利玛的管理权。

  4月9日,应台商祁楚辉的要求,利玛软件召开了临时董事会,个人股东祁楚辉事前还向各位股东提交了一份至各位董事的函。在董事会上,口述了这份至各位董事的函,在发言结尾时,祁楚辉先生提出只有总经理张爱清辞职,利玛软件的骨干乔运华等人即可重新回到利玛工作。为了利玛软件的生存和发展,希望张爱清总经理引咎辞职,希望各位董事支持他的建议。张爱清女士用书面和口述的方式报告了利玛软件的经营管理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谈了具体意见。并介绍了乔运华的辞职过程,根据总经理张爱清的提议免去蒋明炜先生的副总经理职务。提请董事会履行批准乔运华辞职的议案。董事会采纳了张爱青总经理的建议,作出了免去蒋明炜副总经理职务和批准乔运华辞职的请求。

  4月11日,技术总监戴宝纯提出辞职,过后,副总经理秦德昌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留下一份辞职报告,悄然离去。这是第43位辞职者,作为陆续集体辞职的一个总结性的阶段。

  至此,纷纷扰扰的集体辞职事件就此而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