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然降临的大雨,使得未带伞却急于赶路的人一副狼狈相。等着姗姗而来的公交车,一个撑伞的男人见一个年轻女子湿漉漉地等候在车站,无需言语便在她身后让她分享雨伞,年轻女子当然感觉到了,回眸一笑:谢谢哦,而且女子主动向陌生男人靠近了点,带着歉意说:你肩胛全淋湿了;男人当然一副绅士风度:没关系的。不必怀疑这样的场景,当然这个场景是有条件的,那位受助的女士一定是年轻的,年轻才使她有可能接受陌生男人帮助。假如男人遇到的不是年轻的女子,而是一位中年妇女,尤其是百分百的贤妻良母,很可能是另一种结果,中年妇女略带惊诧地回过头来对陌生的男人说,哦,谢谢了,不必了;随即中年妇女就走开了,走到一个仍旧没有躲雨的地方等车,直至车来了,她上车了。假如男人正好与这个女人乘同一辆车,女人发现后一定就心生窦疑,他想干什么?
其实什么都不想干,仅仅是想帮助一下。按理说越是年轻女人越要怀疑莫生男人,年龄大一些应该释怀。但是年轻女人见识得多,对两性关系已经有了更多元的理解,所以绝不会将接受一次陌生男人的帮助,看作是两性关系的发展和跳跃,不可能的。不接受陌生男人的友善,倒是辜负了人家的好意,还让人家看不起自己。至于年龄成熟的女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和陌生男人讲话,更不必说接受陌生男人的帮助,谁知道帮助的背后是一口什么陷阱?她们对陌生的友善永远保持着警惕和戒备。
图/王震坤;《反调男女》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