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鹿泉区积极践行“项目为王”理念,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实干精神,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不断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关键引擎。
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
建立以上率下的领导体系推进项目建设。推行重点项目“四包一”工作机制,即每个项目由“一个区级分包领导、一个分包单位、一个分包乡镇、一个分包领帮代专员”分包,以红头文件形式全区印发实施。构建了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推进项目建设的领导分包体系。通过提醒函、督导函等形式督促各级分包领导和单位深入分包项目,发挥领导和部门的职能作用,掌握项目建设第一手资料,发现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手续、规划、征地、拆迁、资金、环保、道路、供水、供电、消防等问题,协调解决。
健全机构体系多层次推进项目建设。除区大项目服务中心外,全区所有乡镇(区)成立了项目服务中心,构建了密切联系、合力攻坚,推进项目建设的机构体系。项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坚持“三点一线”工作法,即在办公室、项目现场、区直有关部门三点位一条线穿梭跑办,为每个重点项目从项目立项备案到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办结、从项目圈建围挡到项目竣工投产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
完善机制体系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实行项目建设周督导、月通报、季考核、季观摩、例会制、“擂台赛”等有效机制,每周现场督导项目建设,每月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每月不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每季度开展项目观摩拉练活动,每季度考核项目建设情况,并计入乡镇领导考核分项。通过以上机制措施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各乡镇、部门比学赶超抓项目,形成全区动员、全区参与、全区投入的项目攻坚浓厚氛围。
发挥政策体系效应助力项目建设。用足用好惠企政策,编印《鹿泉区优惠政策汇编》,深入企业或项目单位发放、宣讲政策,帮助企业或项目单位申报政策奖补,不折不扣地把政策落实到每个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中。宣传政策的同时,了解企业或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力争通过对标政策解决其资金、建设、企业技术升级等问题,助力项目快建设早达产,企业做大做强。
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项目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95个,总投资578亿元,竣工项目85个;2023年共实施重点项目274个,总投资688.1亿元,竣工项目142个;2024年力争全年实施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2024年一季度实施项目198个,总投资635.1亿元,全年计划竣工项目150个。项目数量规模达历年之最,并持续刷新历史纪录。省市重点项目规模稳居全市前茅。2022年鹿泉区获批省市重点项目21项(含6项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00亿元;2023年获批省市重点项目30项(含7项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77.3亿元;2024年获批省市重点项目25项(含8项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24.8亿元。与此同时,项目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大,企业技术在项目建设中不断创新升级,为鹿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大动力引擎。
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效应不断增强。随着鹿泉区水系联通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大河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和竣工,推动全区交通、水利、能源、物流、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众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项目的实施和投产助力鹿泉区各主导产业的发展升级……项目储备、建设、竣工投产的良性循环有力拉动了固投、社零额、就业、GDP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为实现千亿级电子信息率先突破和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注入了强劲动力。
惠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1年以来,仅鹿泉区大项目服务中心就为普兴电子、中瓷电子、新华北、远东通信等57家企业争取上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新技术成果落地奖、新建规上工业企业入统奖补、主导产业重大项目补助、企业技术中心奖补、瞪羚企业奖补等政策资金2.1亿元,资金争取总量达到全区的40%左右,在疫情期间为企业渡过难关雪中送炭,为企业正常生产、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通过政策扶持,诸如河北博威集成电路公司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产业化、河北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MEMS惯性定位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台(套)售电管理装置产业化项目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新兴产业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省市发改委的验收,如期实现达产达效;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1家,瞪羚企业10家,培育新建规上工业企业9家,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道:通讯员王跃东
来源:燕赵时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