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产开启战国时代

标签:
杂谈房产房价 |
公元2010年底,我撰文《沈阳地产之三国演义》,描述了沈阳地产之现状:进入品牌时代后,万科、中海、保利年终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巨头,以魏、吴、蜀三强身份,领跑是年沈阳楼市。一年过后的2011年,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市场细分,更多的品牌诸强揭竿而起,瓜分份额。沈阳地产,已然确立了诸侯争霸的格局!
我们先回顾一下2010年。万科销售额高达70亿,若减去鞍山份额,沈阳万科销售额接近60亿,第二名中海则刚过40亿。万科领先两个身位(差距两位数以上)。2010——2011,是沈阳楼市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万科凭借在沈阳经营18年的优势,一家品牌独大,而2011开始后,万科则要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品牌竞争对手。
http://s5/middle/49c4921bhb6ca66c4ac34&690
易居克而端近日公布了各企业2011年销售额数据,(虽然具体数字稍有误差,但)群雄并起的整体格局已经显现。万科54亿依然领跑(有统计称万科销售额60亿),但领先优势缩水,中海47亿紧随其后。第三位往后,坐次开始重新洗牌,金地37亿、恒大36亿、保利33亿分列前五。华润29亿、碧桂园26亿、万达22亿列第六至第八。(第九第十名因暂存争议,不表。)从销售额看出,万科与中海已形成第一集团军,金地、恒大、保利第二集团,华润、碧桂园、万达形成第三集团。
2011年后,中海与万科的差距缩小至7亿,金地领衔的第二集团,与第一集团的差距也保持在10亿之内。回顾历史,除保利2003年进入沈阳,尚属较早外,中海、金地、恒大、碧桂园、华多是于2006年后开始抢滩沈阳,经过5年,这些全国知名品牌在沈阳发力,终于赢得市场一定的话语权。
http://s12/middle/49c4921bhb6ca686fdc1b&690
看2011年终销售面积排行榜,战国时代的纷争局面愈发明显,前五位的名次分别为:中海62万平方米,恒大59万,保利53万,碧桂园53万,万科50.5万。如果没有记错,万科是首次跌出销售面积排行榜前三。
中、恒、保、碧的强势,必会对万科形成冲击,从市场发展的角度讲,这是迟早的事,但到来之日也许比预料的更快。面对其它企业的逼近,万科是否会在战略与战术上,甚至在心态上,进行微调,值得研究。2008年后,万科改变策略,以中小盘取胜,快进快出的打法,符合调控大环境,借品牌优势,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但当中海以超大盘强势上位、恒大等品牌多盘发力后,万科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如果万科不称自己是“魏老大”,依目前市场上表现出的实力,恐怕无人敢称自己是“蜀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当老大。这其中,尤以中海为甚,借2009年土地投入70亿的豪气,及三个超大盘的优势,中海一直在觊觎榜首位置,如今终于坐上销售面积老大坐椅,下一步必然想实现销售金额老大目标。2012年,中海与万科的竞争,将是一台好戏。虽然万科、中海谁也不承认会与对手竞争,但暗流一直在涌动。
恒大同样令人侧目,虽然一直不太欣赏许家印在足坛烧钱的做法,并颇多微词,但其在众多二、三线城市攻城拔寨,形成一股强势冲击力。与万科、中海相比,恒大就像光脚不怕穿鞋,不讲道理地打折,赠送,以价换量。在市场旺销时,恒大的做法被人诟病,但目前的形势下,恒大显然领先一步。
2011年,有必要提一下华润。华润带给沈阳楼市的影响,不体现在成交量与成交金额上,而是在高端市场。这一年,悦府、橡树湾的表现,与万象城开业相交呼应,是沈城高端市场上最大的亮点。悦府不断推迟上市,和超高的定价,曾经遭同行取笑,错过最佳销售时机,但万象城开业后,无人不对其品质赞不绝口。
如今的万象城,几乎取代卓展,成为沈城高端商业市场的明星,其超大的免费停车场,第一次亮相的HERMAS等顶级品牌,及较为完善的娱乐功能配置,具备强大的客户吸引力。赞其者认为华润提升了沈城住宅与商业品质,贬其者则认为华润盲目走高端霸道地提升了沈城楼价。不管怎么说,万象城起码在某个领域提升了沈阳城市形象,成为议论的焦点之一,值得一书。
2012年,受调控影响,楼市的变数更多。在现金为王的指导思想下,2011各房企都采取了保守的战术,在土地市场也无大动作。在规模扩张、现金流、土地储备、人才储备等多方面企业发展要素中,每一项都可能影响企业2012的走势。
不同的企业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孰对孰错,尚无定论。八仙过海,各领风骚吧。目前房企的日子都不好过,裁员、跳槽的风声此起彼伏,一地鸡毛。
2012,或许不是世界末日,但沈城楼市的战国时代刚刚开始,好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