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申“触电”

(2007-07-20 08:52:18)
标签: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职场

生活

 

http://www.e-yn.com/upload/video5/2d3b90f61e.jpg

最近春申君成功涉足电台界,成为报社电台两栖明星。

 

春申君第一次触电是在数年前,当时电台还有晚间谈心类节目,不像现在前列腺不孕不育铺天盖地,老王正好是一档节目主持人,硬拉着我去上他的节目。

 

我推了好几次,毕竟隔行如隔山,对自己的嘴皮子没信心,而且是直播,担心出错。后来他为我专门准备了一期高考前的经验介绍节目,因为当时我是校园版的编辑,在当地也算小有知识度,这样再不去就说不过去。于是霸王硬上弓,随他进了直播间。

 

因是处女作,还是比较紧张的,东北口音过重,说话拘束,基本是被老王带着走。不过10分钟之后,紧张感就慢慢褪去,语音语调开始恢复正常。我们接了听众的电话,回答家长关于孩子高考前准备的经验。也许是有老王的缘故,我很快就像个老手适应了。1个小时感觉很快,刚刚有了兴趣,节目就到了时间,颇有意犹未尽之感。节目结束之际,我对老王说,这才是年轻人干的活,充满了激情活力。

 

这第一次触电的直接后果,就是我迷上了直播间,而且不自量地认为上几次节目就可以转行了,郑重通告老王要想尽办法多邀请我参加节目。

 

可惜,就在我对电波产生兴趣之际,社会的变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神州大地,晚间节目基本被XX广告取代,老王被调去做新闻主播,再也没了机会。

 

曾经和老王说起这个遗憾,因为在与电台的一些领导接触过程中,他们均对我的声线表示欣赏,称只要普通话过关,就可以上岗。一位电台一把手甚至动过调我的念头,只是听说我在报社工作才作罢,因为那时报社的待遇最好。

 

数年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又与一位体育电台的总监走得比较近。我们年龄虽差十多岁,但性格相近,惺惺相惜,关系迅速升温。每次我见过他时,都称他为老大,而每次公开场合,他经常会拿我某一天的稿向众人夸上一遍。

 

于是,我入主电台当嘉宾评论员的事顺理成章地发生,我终于有机会弥补遗憾。首先是在去年多哈亚运会期间,我成为他们台的特约前方记者,作前线报道。回国后,就非正式成为他们台的特约嘉宾评论员。

 

我参加的节目叫“名嘴论剑”,就是邀请圈内人士就近期的体育大事发表观点。主持人是个非常有才的小伙,一期节目邀请两位嘉宾,和我搭档过的有他们台文艺节目主持,有电视台记者,基本上都是熟人。我特地让老王听过我的节目,然后提建议。对于触电不久的我,他当然以鼓励为主,评价是非常不错,因为我表达清楚了观点,并且树立了一个稳重的形象。

 

在这些节目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体育台十大主持之一的一个小伙,这位仁弟年龄不大,思想敏锐,语言犀利,有深度有厚度,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真跟不上他,而且老王提醒过我最好不要抢话,于是基本上是听他在说。不过合作两期后,我们开始有了配合和默契,三人的相互轮转会磨擦出许多火花,亮点。

 

现在走近直播间,几乎可以像写一篇稿这样平静,再也没有了紧张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观点。一篇稿可以看出作者的内涵,做节目其实也一样,有多少斤两,在电波里一直播,就表现得非常直接。刚开始还录过两期自己当嘉宾的节目,过后自己听着颇为满意,随后就再也没有录过,不能不说又是一个遗憾。

 

这次触电,没有第一次的紧张,拘束,但同时也少了激情、冲劲。岁数大了,似乎对什么事都缺乏敏感,惟一有的就是可以淡而处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