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女,一场超疯狂的游戏

(2006-09-30 12:49:09)

超女,一场超疯狂的游戏

今年世界杯期间,我写了一篇评论<<世界杯VS超女>>,大意是只肯看球,绝不看超女,并对超女的粉丝们毫无节制的疯狂持以批评.为此,我得罪了办公室里不少玉米和凉粉(这两个词也是从那天开始才学来的).一哥们道,你看看有多少人将李宇春当作屏保的,你就知道办公室里有多少玉米了.

我批评超女的原因是在去年的总决赛那天(也是后来才知道),我正好和几个朋友在避风塘打牌.突然被身边不远的十几个少男少女的尖叫和激情吓了一跳,他们正对着电视的大屏幕聚精会神,两眼发直,手心冒汗.似乎是电视里的情节非常诱人,他们完全忘了旁人的存在,不断大呼小叫,狂蹦乱跳.而每当他们疯狂的时刻,我们几个心情大受影响,现在的孩子真是一点也不顾及公共场合的礼仪.他们的欢呼声,在我们听来,简直就是噪音.而且我一看电视镜头,只是一个女孩的出场或者随便作了一个什么动作,就让他们忘乎所以了.那时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叫PK和大众评审,只是对超女平生许多反感.同桌一个刚从德国回来的朋友说,这节目就是跟德国那边学的,德国那边已经没有什么人看了.

于是我们小小地讨论了一下这群孩子的行为.我认为是信仰缺失及缺少社交礼仪教育,而且我们一致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孩子让人看不懂,情绪容易激动,心里实际上却十分脆弱,现代教育体制和理念都存在严重缺陷.年轻人们缺少娱乐的选择方式,似乎一个电视节目只要把你弄得又哭又笑,就可以成功.

由于写了<<世界杯VS超女>>,和文化部的同事有了更多的交流,恰好文化部主任就是个女性,偏爱超女无极限.有一次我被要求写一篇有关超女和足球的文章,无奈之余来向这位主任求教超女的知识.让我大为惊讶的是,她竟然把今年超女的八强选手一一例出特点,而且一针见血,各不相同,甚至连某位姑娘的生平都能说得一清二楚.比如XX是上海一知名大学的高材生,XX在维也纳开过个唱会,XX为了超女放弃了梦想中国的成都赛区总冠军,XX人气最高,XX最具唱功,XX唱歌跑调,XX舞台表现力强……和别的超女粉丝不同,她将每一位超女的特点都淋漓尽致地摆在我的面前,还加上了自己的评论。如此一个超级超女迷,我还真得刮目相看。

其实这篇文章我写得极为痛苦,足球我懂,可超女虽然我临阵偷艺,但还是只知皮毛。为了记清超女这些名字,我不得不集中了全部注意力。结果稿写到一半,我竟然连意大利和法国的许多知名球星名字也一时想不起来。体育和文化两大领域的跨度实在太大,我的思维无法及时在两种惯性之间及时交换。一篇1500字的文章我竟然用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出稿,这在素有“快枪手”之称的我,是很难想象的。

受工作和朋友的影响,今年的超女我看了几期。不过我并没有成为超女的粉丝,虽然我也会喜欢韩真真,因为她能将一首歌深深打上韩氏烙印,但却对整体超女产生不了丝毫好印象。耳边也总是听说许多超女的粉丝评价今年的超女不比去年,许多人已经开始讨厌超女过于明显的暗箱操作和拖沓的兑赛规则。

超女由于去年的成功,吸引了一批名人观瞧。房地产界的两大巨人王石和潘石屹都对其表示了关注,他们也很好奇,为何一个选秀的节目能把中国人迷成这样。从商业策划的角度,超女无疑是成功的。一条一块钱的短信,一年的超女下来,湖南卫视和天娱公司可以赚得全身流油。

不过我也因此对超女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挣钱的原则而感到恶心。首先超女从10强到前3的淘汰过程显得过于纷繁,完全是为了投票而投票,有一天我看到人气第一名的选票在85万张时,我吓了一跳,即使扣除大众自发的投票,选手自己为了拉票也得至少投入数十万,而这才是仅仅一轮的投票。整个超女比下来,前3名的选手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人气呢?这本身就背离了“平民选秀”这个超女最大的精神原动力。超女变成了一场富人之间的游戏。

其次,既然是竞赛,规则必须公平。而参加比赛前就有选手和幕后老板、公司签约,这就好比中国足协组织了一支赞助商足球队来参加联赛,为了回报赞助商利益和要求,黑哨、假球什么都有了。“著名的黑哨”宋柯不知出乎何种目的,竟然能以一个专业的身份保送唱歌跑调的组合进下一轮,完全自降身价自毁形象。

再者,我生平讨厌影视作品掺假,而这却是中国影视界的通病。初期的超女,包括各赛区的选拔,也许还有不少真情真爱。而到了总决赛后,一切都显得假,选手本来应该真情流露的,也被功利心熏假了,本来有一个选手“发自肺腑的”跳出来不支持同赛区的,后来也被逼改换门庭了,本来是一场PK的,超女们却像两个案板上待宰的羊羔,对每个来投票的所谓大众评审频频鞠躬,我相信超女们是真心的,但场面却让人看着不舒服。主持人更假,天天读赞扬超女的短信,还要装得声情并茂,却越发显得假。观众歌迷也有假的,无论谁被淘汰了,都会有人哭,似乎没有粉丝哭就是这个失败的选手最失败之处。还有票数,评审,都懒得说。

关于今年超女的“黑幕”,你随便在网上就可以搜到。刚刚看到一个妈妈又要揭黑了。

超女现象其实不仅仅是湖南卫视和一个公司的问题,更是社会的现象,再说大点,还和全民素质在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不是GAY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