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架上有很多文学方面的书,读什么?有时是很偶然的。今天读了契柯夫的书。这本《契柯夫小说选》是我82年在一个小镇上买的,里边很多篇章留有我年轻的笔记。那时我对《万卡》《凶犯》《草原》和《渴睡》比较喜欢,在泛黄的书页上分别留有幼稚的心得笔记,当然是非常简短的。前天嘉男来访,我和她谈到了范小青、叶弥,还特别谈到了一个新手——张惠文。我说张惠文的文学感觉很有味道,她营造的情绪我很喜欢。嘉男有同感,她说,我觉得张惠文受契柯夫的影响很大。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把老契那本最旧的书请下来看了。《渴睡》看了两遍。
《渴睡》真的不错,在艺术上应是契柯夫全部短篇中的上乘。在这之前的当年,我标明《万卡》和《凶犯》最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应该是《渴睡》更艺术。
《渴睡》的结尾是极端的、夸张的,小保姆把所看的娃娃给掐死了。这似乎不合常理,但因小说铺垫得真实、自然,就使极端变得典型了。不但惊人,而且深刻!
契柯夫早期的短篇尽管简练、幽默、深刻,但大多稍显干涩。《渴睡》就不同了,《渴睡》里有小保姆的意识流动,有亦真亦幻的描写,色彩、质感和张力明显高过早期的作品。也就是说,《渴睡》比《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胖子和瘦子》《凶犯》等短篇,有更多的审美空间。诸如环境、味觉、乡村景象、父亲的痛,即便是现场感,也显得更文学。在同样不长的作品中,老契信手拈来了更多并不游离主题的元素,增强了短篇的魅力。
老契的小说看似没有情节,皆是生活本来面目的再现,皆是作者独特发现的自然流淌。其实不然,仔细想,老契的短篇是有大情节的,小公务员不小心把吐沫吐在领导的秃顶上,结果把自己吓死了;小保姆给人看孩子,因为渴望睡眠把孩子给掐死了;这不仅是情节,而且是事件。契柯夫的高明在于:把情节放在了细节的外面。这是他能够和莫泊桑、欧亨利并列短篇大师的一个方面,也是他比卡佛等人更有穿透力的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