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宋体魅妆制片人视觉冲击力文化 |
说到口碑和票房的矛盾,除了当前市场的畸形之外,从适应的角度来说,影片本身也确有些不足。就剧情和主题而言,这部电影本该是很丰富的,可看过之后却显得有些单薄,为什么呢?
一是电影的话剧味道太浓了。也就是说,说出来的多、演出来的少。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降低成本,但在视觉上难免有不满足的感觉。比如,涉及到的两个凶杀情节以及关键人物的身世,都是由人物讲出来的,所以,戏份和视觉冲击力就自然显得不够。
二是,惊悚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这部在营销上打“惊悚牌”的电影,实际上,仅仅是在非本质的细节上使用的装神弄鬼的小伎俩,更多的内容却偏移了惊悚,惊悚很快被漂亮的明星脸蛋所淹没。
三是,女鬼没有一装到底。白衣红甲的女鬼,在十几分钟的镜头中就露了底,因此,后来的惊悚气氛也便消失了……
还有,一些很关键的情节点没有放开,太拘泥于唯物主义了。如果,索性超越现实,将惊悚进一步强化,让“鬼魅”突破人的逻辑,效果一定会更好。或者,干脆不用作家的身份去剥开剧情的洋葱,索性回到警察侦破鬼案件上去,眼球效应会更加突出。
《魅妆》或者向婚恋问题挖掘、或者向惊悚方向主攻、或者向侦破悬疑上靠近,应该都有潜力。如果打惊悚牌,演员宜避开美女帅哥的路线才是。遗憾的是,导演和制片顾忌得太多了、仅在非至关重要的部位上迎合了市场,而在本质上、在某一特色目标上却缺少了极致的强化。
作为老朋友邱苏滨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我是特别关注和祝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