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与暴雨成灾的思考
老残游记
今年3月下旬,西南大旱见诸报端。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2200多万喊“渴”的人们,正在祈求老天下一场甘霖。在“野菜无水煮”的困顿中,他们尴尬地等来了第十八个“世界水日”。他们不知雨何时到来,能做的只有等待,即使已等了220多天。
仅仅隔了2个月,甚至还没到2个月,“4月底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暴雨洪涝造成中国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安徽、云南等11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受灾。截至目前,上述地区已经有1517.9万人受灾,死亡101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人民币。”(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4月29日至5月17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4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江南、华南降雨日数普遍在8天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0天。江南、华南大部降水量有100~200毫米,其中广东中部和北部、江西南部达200~300毫米。”
这话翻译过来,也就是说,19天之内,下了3寸、半尺、最多不过一尺的雨,就可造成这么大的灾难!!!
这都怎么啦???奇怪吧???天不下雨,大旱;天下雨,又大涝!人呢?管理者呢?都干什么去啦?水利设施,多数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抗旱基础设施老化、水资源利用率低...这些谁去过问,谁去管一管啦!!!广州的大楼建不少,深圳的房价全国领先,可一下雨,就都泡在了水里,形成了内涝!沿海城市,排水不难,排水系统呢??
在中国,对这些怪事早已是见怪不怪啦。批地号,建大楼,来得快,有好处,有政绩,有面子;修水利,修排水,建下水道,谁看见,有多大好处??于是“无利不起早”在官员们身上得到充分地体现,何况不知下届谁干,还是来点“现得利”的吧。短期行为、唯上所好,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的通病!看似自然灾害,但都可以找出官员不作为乱作为的因素!!并且中国的管理者们都非常善于掩饰自己推卸责任。自己领先制造的股灾,归结于世界金融危机;灾害归罪于自然现象;当年山西溃坝时间,报道是暴雨冲毁,实际下雨只有几毫米!!!
见兔顾犬已晚,亡羊补牢未迟。今年的旱灾、水灾为西南诸省提供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固然是天灾,但倘若早已重视,早作准备,未雨绸缪,受灾人口不至如此之众,受灾面积也不至如此之广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