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匠

(2010-08-01 16:56:50)
标签:

木匠

手艺

童年

农村

老家

杂谈

分类: 爱生活,爱麻妮儿

翘首企盼了两三个月,往他家跑了几百趟,两条腿严重磨损已经几乎威胁到了我的海拔高度,可御用木匠还在跟我他妈肉。眼看二宝就要问世了,不忍心他刚来到这个世界就遭受蚊蝇叮咬之苦。忍无可忍,只好贴出海报,全国海选高效木匠,以尽快解决窗纱的烂尾工程,有意者请抓紧电联。

马上有个身高直攀姚明的木匠辗转而至,现场勘查测绘地形。在弯着腰低头耐心听我介绍了前面几个窗纱的凄惨漫长安装过程之后,大个子木匠对我倍加同情,大骂几个败类败坏了整个业界的名声。并对我承诺,这次干不完活不用付钱。

这位师傅估计是菩萨看不过眼专门派来拯救我的,效率出奇的高,有时候甚至让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身在非洲。师傅前脚刚测绘完,后脚两个徒弟就拎着家伙儿过来现场施工。叮叮当当一下午,就全部给安好了。干的又快货儿又细。连门缝几微米的缝隙都拿木条封了,再骨感的蚊子都挤不进来。徒弟干完活,提着东西一声不吭地走了,师傅过来验工收钱。工钱要的也不多,合人民币也就三百多块钱,我第一次没有杀价,挑着大拇指把师傅送走了。

走后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工程质量,发现这个木匠确是个高人,不光个子高,技术也高。在木头的契合处他用的是榫和槽儿,这技术在非洲多么难得啊。前面那个他妈肉木匠,完全是靠胶水和钉子,简单粗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老家老房子上有扇木门,已经有年头了,曾经服役过三四套房子,至今仍舍不得丢弃。整扇门没有几颗钉子,几乎完全靠榫槽铆合而成,非常牢固。最神奇的是它的门闩,上面还有个暗销儿,只要插上,他会自动上保险,再高明的小偷都拨动不开,只有从里面启动机关才能抽开门闩。我小时候有一次一个人在房间里玩,不小心自己把门插上了,年纪太小还不知道机关在哪里,怎么也打不开,急得在里面大哭。父母哥哥在外面也是急的满头大汗却无计可施,任怎么掰弄都打不开。最后还是把窗户弄开,哥哥进去才打开。设计研制这个木门的木匠至今让我敬仰和钦佩。

我对木匠这个行业不是很陌生,我一个表哥就是个木匠。听母亲说他刚学徒出师的第一天,就跑到我们家,非要给舅舅舅妈亮亮手艺不可,父亲四处搜罗木头,让他给打了两把小椅子,果然精巧,还刷了漂亮的红漆。我记事儿的时候,那小椅子上的红漆已经很斑驳了,但我非常喜欢,每次吃饭总是先抱了那椅子,哥哥胆敢向椅子伸一下手,我立马大哭报警。后来表哥凭着一身手艺只身去东北陕西天津等地四处闯荡,偶尔回来也很难闲的住。害得我妈经常唠叨,说表哥现在手艺好了,家有活儿却指望不上了。

后来村子里来了几个外地的木匠,给一个婶子家做高低柜六组合。那时候结婚这些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筹备这些东西是个很隆重的事情。这几个木匠是按工算钱的,也就是按天算,不是计件,刚开始大家都还议论纷纷,都告诫婶子说这样算不用说木匠肯定磨洋工不合算。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村子里很少有外面的人进来,没有新闻的时代大家对这几个外来木匠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他们的表现几乎是全村人饭桌上的话题。于是每天饭后婶子百忙之中不忘抽空跑出来给大家通报一下当天有关木匠的各种消息。很快大家都知道这几个木匠很勤快,每天叔叔婶子还没有起床,他们就已经开始呼呼啦啦推刨子了,一天里除了午饭后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之外,一直都在干活,天黑的看不见了才收工。于是村里人都不再担心,反而好多人家都在紧急研究家里需要添置些什么家具好。

我家里为这个事儿也开过几次研讨会,大哥二哥已经结婚,用不着再筹备家具,剩下我们几个还在上学,也暂不用考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父亲一拍大腿,说要不让他打个桌子打几把椅子吧,过年家里人多,一张桌子坐不下,母亲这时也猛然想起,要不让再打个碗柜吧,家里人多,碗筷没地方放。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于是排队等候木匠上门。

这几个木匠确实不是一般的勤快,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自己摸黑到井上压点凉水洗把脸就开始干活。早饭我母亲再三催促才放下手中的活儿过来吃饭,中午父亲拿了酒盅陪几个师傅要喝一两盅,这时我就坐他们旁边一面伺机蹭点下酒菜一面听木匠讲外面各种神奇的经历。饭后说是休息一小会儿,木匠也没有闲着,坐在刨花子上一面抽烟一面顺手用锯掉的废料给我做手枪之类的小玩具,你想象不出我当时挎着那木枪招摇过市时候的神气和兴奋。

有了那个很精美的装饰性甚至超越实用性的碗柜以后,好长时间母亲脸上都很光彩,它那个时候我们家最奢侈最具审美的家具。直到今天,尽管已经不再往里放碗筷了,但母亲依然舍不得丢,仍然非常完好地保存在老家早已破旧的厨房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尴尬
后一篇:保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