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月28日,从上海飞往重庆的航班上面,应急出口12排F座的一位旅客入座后,我前去做目视评估,他很生气地告诉我,这次上航搬到T2楼来,让他找了一大圈子,怎么都没人通知,建议在原来的候机楼前立一块牌子指明,否则一定还会有很多人走冤枉路。我听他说完后,感谢他的建议,我一定会反映给上级,并告知T2楼内的星盟成员,我也是前两天才看到新闻里面播放的。只见他面红耳赤,又重复着这次找得好辛苦!我表示抱歉,在询问后,给了他一杯凉水,他表示感谢,并借了一支笔,平飞后,他交给我一张意见卡,写了对这次上航登机改T2楼的宣传等方面的建议,以及对我们服务的认同。
4月1日FM9116航班
晚上飞机起飞了,从北京返回上海,就在起飞过程中有两名旅客站了起来开行李架,一位师傅进行了中文广播,此时其中一名旅客关了行李架坐了下来,另一名远远看上去中等身材,黑发的先生却仍然站着,我正要出去,舱位长一边拉住我,一边用英文又广播了一次,之只见那位先生马上就坐下了,我很好奇,但舱位长却回答説,这个人一看就是外国人,還説很多事情是靠经验累积的,关键是自己是否留心,自我努力多一些,积累成果的速度也就快一些,得到的收获也会多得多。
4月13日由天津返回上海的FM9134航班上,当送餐食送到经济舱中部,米饭没有了,只有面条,一位旅客询问是否有米饭,乘务员回答:“抱歉,没有了,面条可以吗?”旅客只能无奈的回答:“不要也没办法啦。”当第二遍送饮料时,又正好是送到这位旅客的时候,橙汁没有了,而这位旅客又恰巧需要添加橙汁,乘务员说:“对不起,橙汁没有了,别的可以吗?”旅客笑了笑,说道:“你们要饭没有饭,要橙汁没有橙汁,我还能说什么?”乘务员只能道歉,说:“您看可乐,雪碧,绿茶,咖啡,矿泉水,您需要哪一种?”旅客最后要了一杯矿泉水,乘务员说:“不够我再帮您加。”旅客说:“不用了”
2008年4月20日,从上海前往重庆的FM9445航班中,一位坐于后舱的女士拎着2个大包,带着一个幼儿,背上还背着一个旅行袋上了飞机,乘务长与那位女士沟通后,在前舱乘务员的帮助下,帮她把最大的包放在了前舱的行李架内,并进行了确认,告知下机时直接过来拿就可以了。飞机停稳之后,乘务长通知后舱乘务员提前过去,帮助那位旅客提行李,并为其开路,到前舱与另一个乘务员交接时,前舱乘务员已经把她放在前舱的行李准备好了。
记得培训中心的时候,班主任吴尔愉老师曽说,旅客不是遥不可及的上帝,而是身边至爱的亲人。今天感受到了这点。
4月23日,从哈尔滨飞往上海的航班上,一位轮椅旅客上了飞机,陪同的是三个老年旅客,乘务员帮助其将拐杖安放好,并为她垫上毛毯,在之后的服务中多加关注,提供特殊旅客的特殊服务,同行的老人告知乘务员,自己耳朵不是很好,乘务员在之后的服务中,与之说话都放慢速度提高音量,搀扶那位特殊旅客出入盥洗室,飞机停稳后,前舱乘务员迅速过去为她拿拐杖,在其他乘客都下机完毕后,搀扶那位旅客坐上轮椅,与地面交接。
4月23日,上海前往海口的航班上,乘务员在做目视评估时,发现应急出口14排B,C,2位旅客不识字,经过沟通后,与后一排AB座的情侣旅客调换座位,但被那两位旅客拒绝了,15排C座的旅客倒自告奋勇愿意调换,随后乘务员又与16排的C座的先生沟通,又得到了他的配合,此时坐于14排A的旅客说她跟原先两位旅客是一起的,也要一起换过去,而坐于16排AB的旅客又正好与原先坐于16排C的旅客是同行,便提出由他们3个人一起换到应急出口,但坐于16排A座的旅客又是位老年旅客,这时舱位长正好路过,跟16排的3位旅客说明了无法让16排A做的老年旅客坐于应急出口,并经过沟通后,最终15排的ABC三位旅客与14排的ABC座三位旅客换了位子。
5月9日,从上海即将飞往西安的FM9203航班上面,一位旅客入座后,想看些新闻来渡过乏味的等待,于是便向从身边经过的空乘服务员要了张报纸。乘务员便给那位乘客送去了报纸,随机的检查员看见后,告诉乘务员她的做法有点不妥,规定飞机起飞并稳定后才能分发报纸,起飞前如果有乘客想要报纸,可以建议他们看座椅背后的杂志,内容很精彩的。在航班中讲解业务知识,并且在过站期间还打开氧气面罩储存区,給乘务员看,更生动有效地帮助记忆。
5月23日的航班是虹-津-虹-昌-虹,三号乘务员嗓子不适却仍然坚持广播了一段,之后其他乘务员都抢着来广播,最后决定給实习乘务员一个锻炼的机会,在广播的过程中,舱位长主动耐心地给予指导和提示,另一位乘务员还特意走到客舱中听音量是否正好,有无吐字时“噗”的杂音。当副驾驶广播时,实习乘务员正在客舱内回首垃圾,回到厨房确认落地时间和温度时,发现舱位长早已帮自己记好,还查好了相应的华氏度数。
舱位长的耐心使得实习乘务员心理不那么紧张,有效地提高了广播的水平。乘务长也特意到后舱来給大家鼓励。
08年5月25日由北京前往南京的FM92156航班上,乘务长到后舱耐心地給实习乘务员进行服务技巧上的指导,送饮料时,一些旅客開着阅读灯就睡着了,乘务长都一一为他们关上灯,并身体力行如何“服务于旅客开口之前”,乘务长始终笑容可掬,不断给予大家鼓励,增加了乘务员的信心,实习乘务员与商务旅客的服务中遇到困惑时,舱位长亲切热情地帮助处理,机组间团队的力量眞的很伟大,在乘务长的带动下,乘务组积极性都非常高,并且很有默契地配合。当实习乘务员感谢师傅們时,舱位长说:“不用谢的,我们是一个团队,互相协作,互帮互助是応该的。”(ps,这个乘务长眞的是好崇拜她呀!她叫我小团子,超级喜欢这个称呼,哈)
在北京返回上海的FM9102航班中,坐在公务舱4排D座的是一位腿部受伤的轮椅旅客,由于脚感到不适,向乘务员提出需要毛毯来垫脚,乘务员了解情形后,便去拿毛毯,但发现客舱内毛毯已经全部发完了。乘务员将情况告诉给了舱位长,舱位长了解后便向乘务长说明了情况,经得同意后拿来了头等舱多余的小枕头给那位行动不便的乘客垫腿。
当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位乘客拉肚子,急需上洗手间,这时已经做完了飞机起飞前的安全检查,但是这位乘客实在是痛苦不堪,难以忍受,便帮他打开了盥洗室的门,为了该乘客的安全,关照一定要抓紧扶手,之后的服务中,乘务长询问其状况,给予适当的服务,并安排他坐在盥洗室最近的空位。
理箱子的时候,我发现针线包一直都没有动过,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但就在第二天3月26日飞太原的航班上,恰好碰到了应急出口的一位女士纽扣掉了,针线包派上了大用场,看来物品还是配备着的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这次的航班上,初次乘机的旅客较多,迎客的时候师傅们都会主动上前去引导旅客找座位,夜航的时候,我跟一位师傅正在推餐车,一名前排的山西旅客需要报纸,随便什么类的,于是我到前舱,打开储藏柜拿了最上面的一份报纸回来給那位旅客,当我将报名正面朝上准备递出手时,发现是shanghai star,还来不及反应那位旅客已经伸手接了,“我马上回来。”我急着回去再拿了一张环球,此时那旅客也挺尴尬地笑着,“这个是英文的啊。”那位师傅听到了镇定自若地说“是的,这里还有环球,两份请您随意挑选。”
飞机757-2153,飞往北京的航班遇上流控,正好那天温度又非常高,机舱内闷热,乘务员在做好地面服务程序的基础上,还给予乘客冰毛巾和冰水,加强客舱巡视,一有问题马上解决,告诉乘客到了飞机起飞后平飞这种情况会好些,将所有靠过道通风口调最大,从而缓解了旅客的闷热。告知由于四川灾区货物的运送,所以北京那里开辟了绿色通道,造成了许多航班的航空管制,乘客一听,都表示理解与配合,当飞机平飞的时候,明显感到有些寒冷,乘务员将通风口调小,并且为旅客送上毛毯防止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