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学欺凌,谁才是罪魁祸首?
□文:/雨轩
下班回家,看见读幼儿园学前班儿子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呆在沙发上一言不发,我倍感纳闷,要是平时乖巧中略带调皮的儿子见我回家一定吵嚷着要玩“打仗”游戏,今天是怎么啦?在厨房忙活的的妻子向我道出了缘由:“儿子的在学校又被同学欺负了,继上次被班里的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女生把书包画得污七八糟之后,再一次被班里同学上课时用绘画彩笔涂鸦成大花脸”,妻子想尽千方百计洗都洗不掉,面对从不张扬的儿子多次遭受同学“非礼“待遇,妻子急了,非要儿子说出谁是这次欺负他的主凶,准备找儿子的班主任讨个说法,可是平时乖巧从不违背母亲意愿的儿子这次不知是吃了
“豹子胆”还是啥原因,打死也不说谁是主凶,妻子想尽千方百计还是无计可施,只好恨下心让儿子“面壁思过”。
儿子今年五岁,三年前身为教师的妻子和在外忙碌的我无暇照顾儿子,只好狠心把他送进了幼儿园,我和妻子也是读过几一圣闲书之人,在对待孩子教育上一直格守“身传言教”,常以解释和说理为主,让儿子打小就听话懂事,在班里从不惹事生非,属老师心中的“乖巧”类学生,现如今“乖巧”型的儿子似乎不顺应时代的朝流屡遭班里的同学欺凌,作为家长实在纳闷,不得不对我现有教育方式感到迷惘……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当今独生子女“横行八道”的今天,幼儿园只注重培养开发学生的智力,而忽略孩子的道德品质似乎成了习惯,在许多幼儿园,一切以智力论英雄,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讲究什么劳什子特长生,在众多幼儿教师眼里,特长生便是能画几幅画,能唱几首歌,能跳几曲舞、能算几道加减题、能做几个模型之人,其实,幼儿园作为一个教学机构,理应在平时上课时教孩子们画画,唱歌、跳舞、心算等课程,可为什么总是要打着举办什么劳什子兴趣班的招牌,来诱骗望子成龙的家长交纳高额学费哩!难道说学会画几张画、唱几首歌便是老师们所说的儒子可教也了?
其实,作为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落伍掉队,投入了精力和财力去开发孩子的智力本无可厚非,可当你全力以赴开发孩子智力的时,却忽略了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举——那就是培养孩子的道德观那会是得不偿失的。曾记得,我和一位朋友在教育自己孩子方式上意见产生了分歧,朋友说:现在的孩子今后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平时要培养孩子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比如:“孩子跟人打架,作为家长这时你千万不要批评他,而是应该为他“扎起”(支持的意思):“别人打你一拳,你还他十拳,别人打你的人敢用拳头,你就用砖头…….”。说实话,当时我对朋友的教育方式感到不可理喻,现在想来,在当今独生子女“横行八道”的今天,他的教育方式似乎早已深得人心,被许多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法宝”,现在想来儿子被欺负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人生的领路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作为家长,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习性、思想、品质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基础打不好,健全的人格就难以形成,不是有句俗话说:“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有根,根扎得不深就长不好。这些所谓的特长生如果没有健康的身心,父母用大把的钱浇灌出来的是一位自私、自利的“皇帝型”人才,作为望子成龙的家长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还没形成一套完善的体制,一些地方的幼儿教育甚至是盲区,教育资源一穷二白,特别是这几年在政策的鼓励下,一些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缺乏必要的监管情况下,一些被利益熏陶、驱使之人,采取“狸猫太子换”获得办园资格后把一些根本没读过幼教之人,滥竽充数招进幼儿园,其结果可想而知,在他们这些冒牌的幼儿教师心中只要把你孩子带到不哭不闹就行,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智力开发,什么道德培养全是一句空话、套话罢了。
当然,学校也有学校的苦衷,同样都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受害者。但作为学校和家长在培养孩子理念上一定要达成共识,否则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正如一个人走路一样,当你缺一条腿时,你的人生之路就会变得坎坷,国家花大力气顶多培养一个诸如马加爵之类的道德氓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