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揭开白马、王朗神秘的面纱
作者:雨轩
清晨,驱车沿着涪江河攀沿而上,来到了白马藏族的居住地——白马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在崇山峻岭中的白马寨门和一群头戴盘形圆顶荷叶边羊毛毡帽,上插白鸡翎,妇女胸前饰鱼骨牌,腰间围着古铜钱的白马人,正一字排开叫卖着白马族特有的小玩意儿,听导游介绍白马藏族是居住在川西北山区,涪江上游的平武县的一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白马人聚居于平武西北夺博河流域,房屋依山而建,木楼彩绘,一寨一村.富有很强的民族族特色。
车走了一天的山路,到下午近五点我们终于到了栖身之处白马乡“亚者造祖村”,又名“祥述家”,刚放下行李,还没有稍作休憩,一群白马小伙骑着高大的骏马直奔而来,热情的拉着我的手说要带我们去欣赏美丽的风景,我骑上马沿着河边向雪山方向进发,一路上,丝丝寒风亲吻着我的脸颊,清澈见底的河水,潺潺有声,活泼得如同嬉戏的儿童,整天整夜唱着快乐的歌,马儿身上的铃铛欢快地响着,铃声清脆悦耳。由于我出发前没有充分准备,还没到雪山,我早已“美丽冻人”,强装笑脸的我随便在相机面前摆弄了几个POSE,算是留下青春的见证吧!

夜晚,我们点燃篝火,身着白马族艳装的姑娘们跳起欢快的圆圆舞和兔子舞,唱起古老的祝酒歌,游客们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表演行列,或许是我坐在前排的缘故吧,我被漂亮的白马姑娘拉到篝火旁硬要来个独唱,由于我没心里准备,加上我的唱歌水平属团长级别(左音团),我死活不唱,漂亮的白马姑娘急了,说要给我来个下马威——筛糠,(筛糠的意思是:把人抬到火上去摇,身体不挨火),我乍一听慌了,顾不上我是左音团团长了,高歌了一曲《海阔天空》,一曲下来,我已是汗流浃背,热情好客的白马姑娘看火候已到,也不在为难于我,抬上了让人见了直流口水的烤羊肉,喝着藏民们自酿的青稞酒,吃着滋滋冒油的大块羊肉,听着漂亮的白马姑娘为你送上的祝酒歌,真有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味道!

第二天清晨,我们起了个大早,继续沿着哗啦啦的河水前行,大约车行了半个小时,我们到达的目的地——王朗。听导游介绍: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65年,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玛拉雅—横断山区,保持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原始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名扬中外。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7种,在王朗的周边还生活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其语言、风俗、历史文化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并保留了原始、古朴的文化传统,与王朗的自然风光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

小面包在崎岖的土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王朗的大门豹子沟,因为是保护区的缘故,王朗独立在城市之外,天空是蔚蓝的不见一丝云彩,山坡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我情不自禁的贪婪了起来,远处,残缺的山体不复有当年的葱茏.一句显目的标语撞入我的视线:这是中国野生大熊猫唯一栖息的地方,请爱护环境!车在林中穿梭了35分钟左右停了下来,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继续步行前进,走过由木板铺成的小桥,眼前粗大的冷杉、云杉、红杉直指云天,让人感觉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瞧!那是什么?一同事惊叫道。那不是小松鼠吗,我惊喜的发现,慌忙中我手忙脚乱的拿出相机想记录下这一切,可惜晚了,小松鼠好像和我们捉迷藏一样一跳一跳的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呵!那不是熊猫的佐餐——剑竹吗?好漂亮哟!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过这种竹子还从未亲眼看见,一看见它,我就好像寻觅到了国宝熊猫的踪迹,不由得兴奋起来,导游告诉我,别高兴早了,野生大熊猫不是轻易就能现身的,听说中央电视台曾专程到王朗来寻觅了半个月只拍到了大熊猫的一个屁股。

我们一边走一边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奥秘,在这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中到处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花草、植被,树木。瞧!那是什么树呀!树干红红的,在众多树中显得格外纷外娇媚,那是厚脸皮树,导游告诉我们。

顺着清澈见底的河水一直往下走,地上随处可见躺倒的腐朽树枝,走过一根刚被人砍伐的树根前,我深思了许久,人类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保护环境,重视生态的重要性哩……

当我们踏上返程的汽车,短暂的白马、王朗之行就这样意尤未尽的结束了,望着身边渐去渐远的神秘原始森林临走之时
我忍不住大声呼喊:再见了——王朗!再见了亲爱的大熊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