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杂谈 |
分类: 自由发言地 |
题记:
有思想则以思想悦人,有身体则以身体阅人,二者孰无区别。----张爱玲
高中时写作文喜欢用青春这个词,青春啊黄金年代啊神的孩子在跳舞之类的大段大段的书写。现在大家也总是在惆怅---无处安放的,寂寥的青春等等。
就总象约会的时候那样:你坐在我面前很端庄,我以为我也很善良。这张楚说的。
大家都认为我很成熟,可我的智商还不到二百五。
渡边淳一也在书中写到,思索,烦恼,迷惘便是青春。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没有方向感,一群善良而没劲的人就把我往傻路上引,直到我发现自己很没劲。
“他们给我一个翅膀,他们给我一个方向,他们说那就是幸福,于是我甜蜜的飞翔。”然而好多年之后,我看到了真相,那里尽是无趣,和似乎的高墙。
很幸运,我发现了这些东西。
来到大学后,我总想留下点什么。曾经摇滚的许巍民谣了,他唱的好: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就在这时光,奔腾如流水,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快乐,爱恨离别。这就是我的,完美生活。
或者在找寻什么。或者什么也不指望找到。只愿在行走的路上,把那些关押着的梦想,一一释放。然后一身轻松的回到现实,安静的生活。
现实是个笼子,我们都是笼中兽,压抑不住骨子里的野性,总想挣扎,逃离,却不知道逃到哪儿。因为我们生来就没有见过森林,没有享受过自由,所以即使扑腾出去,最终还得回来。
假如你看我有点累,请你给我倒碗水。假如你已经爱上我,请你吻我的嘴。呵,曾经很喜欢崔建的假行僧。
其实跟大家都一样,我们都只是个假行僧。
如同我们的青春,曾经激荡,曾经孤独,曾经执着,曾经追问。曾经迷茫,曾经失落,然后都是一一告别,一一离去。
在大学的很多尝试之后,我发现自己应对每天无趣的思想匮乏。
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应该从来不过,但是每天白开水式的光阴故事我又讲了好几年,而且还要在报告中夸赞:很有营养。
海明威在他60岁时,感到自己已失去了创造力,就用猎枪把自己崩了;川端康成20岁时觉得自己缺乏创造力,就用嘴去叼煤气管子。
这些天才往往容易犯贱。我虽自诩天才,却保持着自己的风格。
如果我一直按照牛顿第一定律活下去,估计这几年也不会一事无成,起码可以有两样创造:一是造大粪,但是这种东西委实太稀疏平常,既不值钱,又缺乏美感;
如果再过几年呢,我还可以创造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类,以便于受牛顿第一定律支配,这种创造在中国已经过剩,简直泛滥成灾,所以也没搞头。
我喜欢和佩服创造智慧,有趣和美感的人,但不会佩服只会造大粪和人类的人。我认为,青春中我们应该有某些使命,但不是为了这些使命,成功不仅是一时的事,而应该是一辈子的事。
我希望追求尽多的生趣,以便毕业的时候能够象维特根斯坦一样,说:告诉你们,我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有趣的大学!而不是象我父亲说:看你长这么大,我可以放心的让你去工作...之类
我们应该留下点什么东西。
任何一个饭碗,只能扣住某个人的肉体,却不能局限他的精神如天马行空般来去。
但是想想中国人口如此繁多。大家都去做特立独行的猪,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不适合我。此种心态也是王小波骑士所努力提倡的。决不一味的高蹈,总是在不宜余力的普及常识。
有人讲王的常识,其实就是一种平和自由的心态,能够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报以宽容,能够对自己不赞同的观点报以理解,能够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报以尊重。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智慧,有趣,诗意。
再有,每天多遍点有意思的,有技术含量的瞎话。呵,活跃生活乐趣嘛。
你有没有朋友?
......
看我怎么样?
青春,立此存照。
前一篇:我第一次做鸭的感觉!
后一篇:男人也會在黑夜里叼者烟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