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抱着当初看《无极》的心态去欣赏冯导的《夜宴》,没想到会是那样的让我失望。
也许,对于一位有名的导演和消费者之间来说,视角是大不同,但是电影作为商品来说更大的是依赖于消费者。对于这部戏来说简直不得一看,给我影象最深的还是剧中的庞大,我和同学还在议论,冯导是没有选好演员:不应该选葛优来演皇帝,他不能演出一位皇帝的架势。在我看来,他自己在演的时候自己都在笑,更不要说怎么能讲好台词了。假如皇帝是由黄小明来演,我想效果要比葛优演好那么一点,也不会落下被大家评为又一大垃圾“电影”的好口碑。如果没有这些大腕的加盟,我想这片子不会有人去欣赏。
如果大家在换到冯导的立场来说,如果当初他不选择葛优来出演皇帝这一角色,也许他也难免会被大家抨击。都知道葛优成就了冯导,冯导也成就了他。我想他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邀请他出演这一角色。
在我看来《夜宴》的体裁既又是古装剧又是爱情剧、但又有那么一点的舞台剧在里面。我想也是这一点反映出了这部大片的不足之处。在中国人的眼里,大型的古装剧中不应该掺有色情的剧情,都大家看到葛优摸到章子怡乳房的时候不少家长都在骂。虽说这些大片是针对于青年人来卖,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家长是带着孩子来看的。我不反对电影中掺这些,但是对于一部反映中国五代十国的电影来说,有这种效果反而是对历史的一种间接的侮辱。有时候我在想,中国现在拍的片子全是跟随在西方人的后面,没有一点自己的特色。《夜宴》的场景中有些布置过于西方化了,给人感觉不象是五代十国时期,反而是古代的埃及、罗马时期的电影。其实这也是中国导演应该深思熟虑的一点。不管是不是大片我想作为一名导演来说,应该趋向自己的风格,不要为了说有这么大的一个消费市场便抓住机会大搞一次。更何况对于一名知名的导演来说,也许都说导演不抓市场抓什么,但是如果自己真正想做一名好导演,给消费者呈现更好的作品,那市场对于导演来说这不是一个重点。或者只要想抓住市场那就要呈现好的作品。对于国产大片来说,我还是钟情于《神话》,不是因为大家所谓的种种趋向韩国影星的原因,而是《神话》真正达到了那种让消费者满意的一个水平,之所以满意那只是导演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更确切的来说是故事的情节更生动而已。对于一部古装大片来说更好的应该趋向于平淡,反而《夜宴》在化妆这方面给人的感受很难说清楚,说句不动听的话那就是演员全在给消费者献妖媚之术,不是那种古装剧应该有的气质。就和人一样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好的印象,留下的只是反应妖媚、尴尬、别扭的场景、、、、、、
也许,国产的大片相当于欧美大片在80-90年代的水平。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一部大型的古装剧拍摄成今天所上映的这样,我想问一局:中国的导演都在等什么?都在思索着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