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需要“顶顶族”,和谐需要用力顶!

(2012-05-15 11:58:06)
标签:

顶顶族

犹太人

萨顶顶

和谐

额头

杂谈

分类: 鬼文字
  近日,一名穿着前卫的80后男孩与一个白发苍苍的拉二胡行乞者头顶头的照片走红微博,在短时间内转发过万。网友纷纷称一个简单的头顶头“温馨、感人”,更有不少网友争相模仿拍头顶头照片,几乎是一夜之间,网络上诞生了一个新的群体——“顶顶族”。

  追根溯源,“顶顶族”应该是由知名歌手萨顶顶发起的一个公益活动引发的,4月19号萨顶顶在微博发了一张她和一个老人头顶头的照片,倡议大家以头顶头的方式拍摄照片上传微博,以此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消除障碍,获得信任,增进感情。此活动被萨顶顶命名为“春天里的童话”, 从那一天起,头顶头这个关于交通与沟通的活动开始蔓延了。

  不知道萨顶顶是在为自己炒作,还是真心在做公益,我要说的是,她这个头顶头的活动确实值得称道。

  头顶头,像握手一样很简单的活动,其实它比握手更有深意。

  握手之礼起于中世纪的欧洲,当时主要是表示手上没有攻击的武器,以示意友好,发展到了现在,握手已经成了一种形式。或是一场用心的演绎秀,如某某领导慰问灾区人民,那手专门握在镜头正中间,生怕别人看不到;或者是一种暧昧的动作,如克林顿握着莱温斯基的小手,反复摩挲,死不放开;或者是一种复杂的表意,如马英九握着韩寒的手,虽然短短5秒钟,但是这中间的意思,媒体挖掘十大版都挖掘不完;或者就是一种纯粹的应酬,如周鸿祎握着马化腾的手,表面上满面春风,内心里翻江倒海……

  头顶头则不同了,两个人弯着腰,额头挨着额头,眼睛对着眼睛,空气从一方的鼻孔传到另一方的鼻孔,真有真心想沟通交流的人才刚好顶得恰到好处。额头,俗称“脑门子”,它所反映的人体温度最准确,所以一般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发烧,除了用体温计之外,会摸一个人的额头,而不会去摸他的手。额头顶着额头是两扇脑门子相对,是一种敞开心门,亲切万分;肌肤触碰着肌肤是两个温度传递,是一种最真诚的沟通,温暖动人,眼神交换着眼神是两颗心在碰撞,是一种最自然的交流,亲密无间。

  再来说说“顶顶族”。萨顶顶发起头顶头的活动,目的是想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制造沟通和交流。我觉得这种用“顶”来实现沟通交流的群体不应该仅仅限于头顶头的活动,“顶顶族”这个群体应该有很多。

  生活中,除了头顶头,“顶”字常常都跟交流沟通有关,如发帖者与看帖着的交流就是以一种顶帖的方式实现的,一个简单的“顶”能给楼主带来信心,让他有坚持到底的力量,不会突然“太监”没了下文;再如夫妻生活的和谐往往也是“顶”出来的,丈夫用力的“顶”能“顶”出老婆一脸幸福的红晕,让夫妻关系甜蜜无暴力,珠联璧合琴瑟和鸣;再如普通人与人的信任其实也是“顶”出来的,今天杀犹太人你革命党顶犹太人,下次杀革命党就会有犹太人顶你革命党了。还有政府与百姓的鱼水情深也是“顶”出来的,政府像仆人一样把百姓顶在头上,百姓就会把政府顶在青天上……

  所以说,生活中,顶顶族这个群体很庞大,不过庞大不等于强大,所以我们天天都能听到不少人在喊着“给力”、“给力”,“给力”啥呢,当然是给力顶啊!

  写到这里,不得不承认,我自己也是一个顶顶族。和谐社会,大家都来做顶顶族吧!把额头顶起,把贴子顶起,把爱顶起,把信任顶起,把友爱顶起,把文明顶起,把和谐顶起,好好顶,用力顶。

  新闻链接:http://ent.qq.com/a/20120503/00027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