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民企500强榜单的尴尬与悲哀
(2010-10-12 20:19:24)
标签:
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名利鬼文子监督杂谈 |
中国人历来喜欢排名次,即使是被逼上梁山的108好汉,也不忘在“替天行道”的时候排个座次。到了现在,排名次的现象更为泛滥,央视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湖南卫视有超级女声全国十强,大学有综合实力排名,城市有幸福感排名。不知道何时开始,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更有意思的是,继8月份全国工商联发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以来,10月11日,在公众视线里,竟然又跳出来一份由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两份“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发布,全国工商联合会的目的是反映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等单位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深度研究,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从以上发布榜单的两个目的来看,给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确实很有必要,问题是谁在给这些民营企业排名,这些评选机构本身有没有资质,有没有能力?
仔细审视两份榜单,一份是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一份是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都是挂着“国”字号的组织,都是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如果两份榜单如果相同倒也罢了,偏偏有一些企业8月份上榜了,10月份却榜上无名。比如湖北地区在8月份上榜的企业九州通、湖北联谊、湖北新洋丰肥业、湖北枝江酒业等4家企业就没有出现在10月11日的榜单上。这下老百姓可犯难了,究竟谁发布的那一份才是真实可靠呢?老百姓到底该相信谁呢?
再来探讨一下,为何会有两个榜单出现。其实,同一个事物有两个甚至多个结果的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所谓的排行榜尤其突出,比如大学排行榜,再比如图书排行榜,在中国,历来都是版本众多,五花八门。原因很简单,都是缺乏监督机制下的名利在作怪!
首先,企业为了名。武侠小说里,许多英雄好汉抛弃妻子,甚至挥刀自宫,无非就为了争个天下第一的名声,让全天下所有人知道自己有多么牛B。在现实社会中,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总想混得一个好名声,让社会给自己一个肯定,然后好在产品包装上和企业简介里添上那么几笔。一来,企业很有面子,二来产品也有派头,反正老百姓有的时候也搞不清楚,所谓的排行榜是不是像“华山论剑”一样具有公信力。
其次,评选机构为了利。“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有屎的地方总不缺苍蝇,有钱赚的行当总不缺人。捣弄个排行榜出来,评审费是少不了的,比如有消息称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这份名单时,就曾经向参加评审的企业收取了8600多元评审费。除了评审费之外,一些想企业为了争得好的名次,也会找评选机构跑关系、发红包。反正收再多的钱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反正也没有谁去监督,无非是修改一下数据,书写一个名字,制作一块牌子,颁发一张证书。这钱来得真是容易!
再次,排行榜没有监督机制。政府组织评选的排行榜往往都是领导说了算,民间组织的排行榜往往是评审小组说了算。根本没有人去监督,没有人去查核。反正除了赚取的名利多少有区别之外,排行榜搞得再离谱也不会犯法,装牛B装得再深沉也不会坐牢。于是乎随便谁都可以拉一个大旗捣弄出一个光荣榜,人人都可以装出一副很牛很在行的样子,排行榜的泛滥也就见怪不怪了。
总而言之,不管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还是其他的排行榜,本都是方便大众和媒介的工具,当这个工具被名利腐蚀的时候,当人人都可以把这个工具当成娱乐的道具可以随便发布的时候,它已经丧失了本来的意义。由此观之,从这个排行榜里诞生的民营企业500强恐怕也只会是名不副实了,无怪乎,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有这么多,却没有几个进入世界500强的。
呜呼。时隔一月,四大机构,两个“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真的好尴尬,真的很悲哀!(作者:鬼文子)
两份“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发布,全国工商联合会的目的是反映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等单位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深度研究,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从以上发布榜单的两个目的来看,给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确实很有必要,问题是谁在给这些民营企业排名,这些评选机构本身有没有资质,有没有能力?
仔细审视两份榜单,一份是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一份是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都是挂着“国”字号的组织,都是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如果两份榜单如果相同倒也罢了,偏偏有一些企业8月份上榜了,10月份却榜上无名。比如湖北地区在8月份上榜的企业九州通、湖北联谊、湖北新洋丰肥业、湖北枝江酒业等4家企业就没有出现在10月11日的榜单上。这下老百姓可犯难了,究竟谁发布的那一份才是真实可靠呢?老百姓到底该相信谁呢?
再来探讨一下,为何会有两个榜单出现。其实,同一个事物有两个甚至多个结果的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所谓的排行榜尤其突出,比如大学排行榜,再比如图书排行榜,在中国,历来都是版本众多,五花八门。原因很简单,都是缺乏监督机制下的名利在作怪!
首先,企业为了名。武侠小说里,许多英雄好汉抛弃妻子,甚至挥刀自宫,无非就为了争个天下第一的名声,让全天下所有人知道自己有多么牛B。在现实社会中,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总想混得一个好名声,让社会给自己一个肯定,然后好在产品包装上和企业简介里添上那么几笔。一来,企业很有面子,二来产品也有派头,反正老百姓有的时候也搞不清楚,所谓的排行榜是不是像“华山论剑”一样具有公信力。
其次,评选机构为了利。“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有屎的地方总不缺苍蝇,有钱赚的行当总不缺人。捣弄个排行榜出来,评审费是少不了的,比如有消息称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这份名单时,就曾经向参加评审的企业收取了8600多元评审费。除了评审费之外,一些想企业为了争得好的名次,也会找评选机构跑关系、发红包。反正收再多的钱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反正也没有谁去监督,无非是修改一下数据,书写一个名字,制作一块牌子,颁发一张证书。这钱来得真是容易!
再次,排行榜没有监督机制。政府组织评选的排行榜往往都是领导说了算,民间组织的排行榜往往是评审小组说了算。根本没有人去监督,没有人去查核。反正除了赚取的名利多少有区别之外,排行榜搞得再离谱也不会犯法,装牛B装得再深沉也不会坐牢。于是乎随便谁都可以拉一个大旗捣弄出一个光荣榜,人人都可以装出一副很牛很在行的样子,排行榜的泛滥也就见怪不怪了。
总而言之,不管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还是其他的排行榜,本都是方便大众和媒介的工具,当这个工具被名利腐蚀的时候,当人人都可以把这个工具当成娱乐的道具可以随便发布的时候,它已经丧失了本来的意义。由此观之,从这个排行榜里诞生的民营企业500强恐怕也只会是名不副实了,无怪乎,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有这么多,却没有几个进入世界500强的。
呜呼。时隔一月,四大机构,两个“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真的好尴尬,真的很悲哀!(作者:鬼文子)
前一篇:请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