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反映的科研评价体系问题——疫情一篇论文碾压同行一辈子
(2020-02-10 11:00:38)
标签:
疫情冠状病毒 |
分类: 经济杂谈 |
为何一些科学家和防疫专家不去抗疫而是去发表论文,科研评价体系的投机漏洞也是关键性因素!此时的一篇论文,可以碾压苦干的同行一辈子!评价的不公,才是问题的关键。
疫情下反映的科研评价体系问题
本次武汉爆发的疫情,我们看到了一票科学家和疾控专家,更热衷的是发表论文,论文第一,而防疫的本职变成次要的了,在真正的防疫方面并没有做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贡献。他们还美其名曰的说这样的工作,也是为了防疫,他们也在战斗云云,但人们的眼睛不揉沙子。
为何这次病毒专家和疾控专家都去抢写论文了?本次的疫情也直击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软肋!此时抓住机会写论文,带来的成果形成的评价数据,在中国现有的评价体系当中,可以数据极为靓丽,可以碾压苦干的同行一辈子!也就是此时谁不写论文真的去抗疫了,谁以后在中国的现有科研体系之下,要被淘汰的!
我们现有的科研体系,不光是统计SCI论文,也统计这个论文的引用数和影响因子。论文数是非常重要的,而论文的引用数更重要,能够检索到你的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对你的科研水平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而大多数情况下,垃圾论文都没有啥引用,而且中国科技界就是论文数现在高高的了,但论文引用数经常呵呵的了。
但论文引用数高,就一定是论文水平高么?这个事情也是有例外的,而出现了例外的情况,就是一群人可以投机的饕餮大餐了,所以搞科研的投机分子,就如嗜血一样的不要命了,我们的评价体系,在这里是有漏洞可以钻的。出现机会一次钻营成功,别人一辈子都赶不上了。
现在中国爆发这个疫情,就是各种科研投机者的百年不遇的好机会,科研投机分子当然不会放过。出现病毒新种,各大期刊都要发表,而且此时发表的内容,比一篇平时SCI更重要的是,在以后几十年当中论及这一次疫情相关的研究,都要引用你最初发表的文章,所以以后肯定要被频繁引用的!这个引用率和引用量都是惊人的,可以想见应该是数以万计,可以是成百上千篇SCI论文的引用量。
一般你的一个SCI论文,能够有SCI引用都是不容易的,很多SCI垃圾论文的引用是零!而疫情这个论文,可以让你的检索统计数据上论文引用数暴涨,论文一篇可以顶以前上百篇甚至上千篇。如果真的是数以万计的引用,意味着人家其他论文全被碾压,别人一辈子的所有论文都没有你的几天一篇急就章论文的数据高,这个是多么可怕的碾压和差别。(为了防止失联,加:dgk4476入群,或者备用号:a13941439241,备注是经济群还是拼娃群)
更关键的是这个论文发表不难,你只要抢先,肯定能够发表!平时一篇SCI多难,顶级的《自然》《柳叶刀》等杂志多难,现在他们都要抢头条了,也就是说不要你多高的水平,只要你权在手,先拿到材料就可以,这样的论文不要太多的研究,更多的是写新闻报道,也就是说你的热点新闻,在于人家的深度研究报告去比浏览量。写一个新闻多容易,写一个研究报告多难!研究报告要在顶级刊物发表多难,而新闻则只要你是第一个,语句不通的狗屁文章人家也让你抢头条。
所以现在投机发了论文,以后评价检索数据就可以碾压同行了。现在写论文投机利益太大,影响以后几十年的奋斗。科研人员的命根子不是收入待遇和生死,而是怎样在科技领域碾压同行,怎么样科技出名,他们要名不要命的。这个可是他们一生难遇一次的机会,就算你拿刀要杀了他,他也会冒险干!
这就是为何他们公开不说实话,拿到材料自己回去研究,给期刊的却是与他们公开的表态不同,发真实的论文。因为虚假的论文是没有引用率的,还要被打脸,这里监督是很到位,老百姓是监督不了他们的。这群人就是这样抢到同行前面,把全中国老百姓的死活不当回事。这群不负责任的科研人员以后要追责问责,但制度上的思考也要有。所以我们不光要真的杀几个人,也要反思我们科研评价体系的问题。
中国科研体系维论文,维数据,好处是可以排除人治影响,也可以外行领导内行,而坏处就是可以围绕数据进行投机!而数据的控制权在西方的科研媒体,在西方的平台,没有中国自己的主权,同时在投机发生的时候,公平的天平失衡了,也难以认为干预和调整。
所以认识到现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及时予以调整,本次疫情发表的论文,不要计入以后的科技评价体系,因为这个计入,已经没有了公平的基础,要给奋战在第一线的人机会,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