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论四:西方的实际贫富差距分析

标签:
贫富分化仇富财经政体政治中央集权股市房价就业杂谈 |
分类: 经济杂谈 |
我们对于西方的贫富差距,以前是妖魔化,把西方的社会描述成为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但是后来又矫枉过正,一再的标榜西方的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但是西方到底贫富差距有多大呢?
我们对于西方的社会,要知道是一个信用社会,说得不好听了就是负债社会,西方的老百姓是没有什么现金储蓄的,这样的情况与中国是极大不同的,我们的老百姓一般家中都有一定的存款,是压箱底的钱,这些存款比西方的很多人不少,西方的中产阶级有大额存款的基本没有,因此大家可以支配的资产是不同的,中国的金融危机老百姓会一下子如洪流一样的提取银行款项,但是西方是做不到的。
同时西方的老百姓一般是借贷在身,基本的收入就是归还房屋和信用卡的款项,支付保险和生活费用,能够有余钱的不多,而这一点中国的老百姓也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货币的币值,这里双方的生活的差距主要是货币的币值的差别,因此西方的穷人实际上是很穷的,我们以西方人的可支配的货币量来说,他们应当不如中国人,因为他们没有存款,除了生存必需的房子和汽车外,基本也没有多少的资产。
而西方的富人如何?我们现在知道的就只知道看那几个富豪榜,从富豪榜上的数字就真的能够反映真正的富裕程度吗?这里本人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里能够上榜的富豪,首先得条件就是主要的资产是通过自己赚取的,依靠继承取得主要财产的人是不上榜的,比如英国王室成员、阿拉伯王室成员等等,而这些人的资产的估计也是很保守的,因为一个随便的王室花瓶,就可以是拍卖出亿万金额的古董。就如中国的官窑一样,哪怕是给我们现代领袖烧制的瓷器,也是天价了。所以西方的传统富豪阶层,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富有,而他们的富有并不在各种宣传中出现。
而对于西方的中产,收入虽然很高,但是存款又有多少?西方的储蓄率是只有1%的,而中国有近40%的储蓄率,西方这样的储蓄率,仅仅就我们收入的差距和货币的汇率来计算,西方的人均存款也是低于我们中国的人均存款的,而他们的收入平均值是我们的平均值的几十倍。所以把他们能够储蓄的钱和可以支配的钱与我们的老百姓做一个相对平均的比较,也可以知道在某个角度上看,他们是比我们平均水平还要贫穷的。
而且对于西方人购买服务的购买力,就更加知道这样的贫穷,我们大城市中任何一个比较好的餐厅,在西方来说都是非常豪华的,西方人一般是消费不起的,但是我们的老百姓可以经常的消费,即使是普通工人,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也可以进去大吃一顿,但是在国外是很难的。还有就是我们可以请保姆和小时工给我们进行家政等等的服务,在国外也是非常昂贵的事情,谁的家里要是聘请了佣人,是非常德富豪,一般年收入几十万美元,从各个角度都是美国1%的富人的家庭,也是一般请不起保姆的,最多是请邻居的孩子打工帮助临时看孩子,住家式的保姆菲佣是很罕见的。
所以,西方的实际的贫富差距,是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的,西方为了弥合他们的社会矛盾,手法很巧妙的,不但在宣传上避免宣传个人的继承财富,更主要的就是我前面说的在统计上的分野做手脚,把贫富的分界线定在5%,这样的结果就是所谓的5%的人群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掩盖了贫富的真实性的差据。
下图是香港的人群财富的分配统计:
我们可以看出香港的5%的分界线应当在有100万流动资产,从香港的收入平均水平来看,这100万只是工作人口人均GDP的几倍,一个平均收入的工薪阶层,几年的积攒,也能够取得的数字。
对于我们的贫富,应当是拥有一般工薪阶层无法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财富的人才能够作为富人的,否则对于一个全民可以通过工作很容易达到的目标,这样的定义贫富一定是在转移和掩盖贫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