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最有效的拉动在哪些方面
(2009-01-18 17:22:57)
标签:
金融危机内需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教育房价油价股市财经税率 |
分类: 经济杂谈 |
我们为了危机要扩大内需了,以前本人分析了国家以基建和投资拉动内需,没有实质的内需改善,一定是更大的投资,最后无以为继就会走向战争,但是这里有一个变量,就是中国拉动自己的老百姓的需求,拉动中国的国内市场,那么最大的内需应当在哪里呢?
首先就是农民的消费能力,目前农民的收入太低,从最基本的需求而言,城市的需求都满足得比较好了,比如家电、家具、服装等等,要农民能够有钱,最关键的就是增加粮食的价格,国家这次说要大幅度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不知道能够高到多少,首先应当的是农业的劳动所得与工业的劳动所得等价,不再搞剪刀差,这个幅度是要翻倍以上的,估计是基本上做不到,同时对于农民的粮食收购,不仅仅是价格,更多是类似历史上的各种陋规的盘剥,比如大家知道的白条,还有压品质,还有运输问题等等,最后造成农民的暗中的成本很高,而中国这样的国家,就应当把粮食的价格搞到日本和韩国的相对水平,中国粮食涨价,所涨的部分均为农民的多收入,农民的收入增加是很关键的。
中国第二个内需的主要方面,就是社会的保障体系,大家的储蓄率这样的高,就是因为大家必须存钱,必须存钱以防失业、养老、医疗和教育,所以大家存钱的投资价值就是买到了安全(失业、医疗和养老)和未来(教育)。要让老百姓所存的钱进入消费,所以中国需要的是建立保障体系,让老百姓对于这些医疗、教育的存钱的需求消化,老百姓才敢于花钱。我们的教育改革原因是当初中国的没有钱,但是在现在的危机中不是没有钱而是钱太多,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的是教育的基本免费,我们每年招收大学生600万,总计的大学生2000万,每人的学费也就是2000亿元,但是如果不收学费,有多少家庭不用担心孩子的大学学费而存钱。对于医疗,农民如果也能够享受医疗的社保,那么农民才能够敢于花钱。对于工薪族,对于失业的担心很大,那么低保和失业的保险也非常重要,这也应当涵盖农民,因此要扩大内需,最好的投资不是修路,而是给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医疗、教育、失业的保障。
中国另外需要扩大内需的地方就是拉动民营投资,民间投资的关键是名义税率不能过高,我们对于毛利润的17%的增值税和对于纯利润的25%的所得税和个人收回投资的20%的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是名义税负达到70%,民间投资不逃税无法生存,只能在暴利领域进行短平快,这样的投资机会在危机中是基本没有的。而很多民间投资在危机时是原罪被清算的时刻,大量资本的外逃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需要的是降低名义税率,而对于逃税行为严惩,但是要赦免以前的原罪,是这些资本再次回到国内。
最后一个拉动内需的就是人口,新增人口是最能够消费的,应当适当放开高消费人群的生育,我们农村的生育宽松,且不说人口的素质,农村新增人口的消费量是很小的,而对于富裕人口,现在香港已经开放政策,鼓励内地人口到香港生育,所生育的孩子有香港身份,对于这些有经济能力的人限制生育,实际上是把消费能力赶到境外,同时也把财富带到境外,同时中国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减少和老龄化的现象,适时地调整生育政策也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中国的内需的挖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内需挖掘好了,就有条件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经济危机,国家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在危机中的差别,落后国家也是在危机中取得赶超的机会,因此现在的危机既是困难也是机遇,对于中国非常关键。